8月28日,一则讣告击碎了健康君的心:
日本漫画《樱桃小丸子》的作者樱桃子女士因乳腺癌于8月15日晚逝世,年仅53岁。
随着樱桃子的离世,小丸子再也长不大了。
一时间,网友们纷纷悼念,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的夏天,看到那个可爱又懂事、说尽了人生的道理又教会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的小丸子……
然而在怀念的同时,乳腺癌这个“凶手”又一次的华丽“亮相”,让健康君不觉心肝一紧。
你知道吗?就在一个多月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北京市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北京市女性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排名第一位的就是乳腺癌!除此以外,宫颈癌也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所以,女性朋友们,面对威胁我们健康的杀手,我们该怎么办?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乳腺癌:北京女性发病率第一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在组织中容易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就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它的早期症状包括肿块、局部皮肤改变、乳头溢液、乳头改变、乳房皮肤发红等。而宫颈癌早期则并无明显的症状。
白皮书显示,北京市乳腺癌发病率为71.13/10万,宫颈癌发病率为9.46/10万,分别位居女性十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和第十位。但是,通过精准的两癌筛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并积极治疗,可以让早期乳腺癌和宫颈癌的五年存活率均接近百分之百。
今天,在豪洛医院推出的“两癌精准筛查”解决方案发布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医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乔友林教授、医院妇产科谭先杰教授指出,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甚至治愈两癌。乳腺癌不像宫颈癌一样有疫苗可以预防,因此,定期筛查更为重要。对于危及女性健康的另一大癌症——宫颈癌,尽管目前有了HPV疫苗,但仍需要定期筛查,而HPV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将极大提高筛查准确率。
通过筛查,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可达95%
乔友林表示,宫颈癌是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且能通过早筛、早治而消除的癌症。相较于其他癌症,这两癌目前已经有精准且便捷的筛查手段可以进行有效预防。女性应该提高健康意识,主动定期接受两癌精准筛查,保护自己。谭先杰指出,如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并进行阻断性治疗,宫颈癌可以被治愈。
相比之下,乳腺癌更需要进行定期筛查,因为它没有癌前病变状态,一旦查出就是肿瘤。因此只能通过定期筛查,在肿瘤最小的时候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在乳腺癌筛查方面,医院影像科主任李永忠介绍,针对亚洲女性的致密性乳房,最新的3D钼靶乳腺断层技术能有效降低乳腺正常组织和病灶组织叠加带来的影响,提升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检测,便捷高效。
宫颈癌筛查中,目前国际公认最安全的宫颈癌筛查采取细胞学(TCT)检测与人乳头瘤病*(HPV)病*学检测联合筛查的方式,可在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达到更精准的筛查结果,有效避免漏诊、错诊。
热点问答
问
所有女性都易患这两种癌吗?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女性乳腺癌高危因素主要包括:
乳腺癌家族史(家族中母亲、姐妹和女儿曾发病),未婚、未育和未哺乳,且25岁以上发病率逐年增加。
宫颈癌高危因素主要包括:
月经早、绝育晚,早婚、早育、不洁性生活,且45岁至59岁是发病高峰。
在谭先杰和乔友林看来,高危人群没有绝对界限,作为健康妇女,应该定期参加体检,只有早期发现疾病才能完全根治。
问
多久需要做一次筛查?
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医师李金锋提醒,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隔一年至一年半进行规范查体,包括乳腺B超和钼靶X光检查。有家族史、基因突变的高危患者必要时要做乳腺核磁检查。年轻女性也应两三年检查一次,但这一年龄段的钼靶X光检查应少用或不用。
而目前北京市“两癌”免费筛查人群针对的是35岁至64岁的户籍女性,适龄者每两年可享受一次“两癌”免费筛查。
问
打了HPV疫苗还有必要定期筛查吗?
“打了疫苗以后,仍不能放心地去飞。”谭先杰强调,尽管作为一级防控措施,目前HPV疫苗效果不错,但不能因为这个而撤掉了二级防控,因为现在有14种导致宫颈癌的高危病*,可能还有未知的病*,疫苗不能完全防控。
问
男性可以打HPV疫苗吗?
乔友林表示,HPV疫苗在国内被称为宫颈癌疫苗,是因为疫苗在中国是针对宫颈癌做的临床试验。但实际上,感染HPV还可以导致其他疾病,因此男性同样可以打,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允许小男孩接种。但目前在中国不可以。
虽然通过筛查,能让女性朋友们两癌的发现率有所提升,早发现甚至还能让癌症治愈,但,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平时要爱惜啊!借用小丸子的一句话——
望大家共勉!
采写/新京报记者王卡拉
编辑/火星Lu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