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权威期刊《科学》刊登的一篇论文曾经引发巨大的争议;而今,不服输的论文作者又卷土重来了。上周的一篇《科学》论文认为,引发癌症的突变里,三分之二是随机突变导致,而不能怪环境和遗传——和两年前一样,只是新增了大量数据。
但是请注意!这说的是三分之二的致癌突变,而从一个致癌突变到最后癌症爆发还有很长的路呢,不是说三分之二的癌症病例都怪随机。我还是有很多预防工作可以做的。
其他的研究者依然没有完全被说服,特别是认为这篇论文可能做了一些不当的假定。但是无论如何,两年前的战火如今又重燃了——以下,就是《科学》在同一期里刊登的评论文章。
JenniferCouzin-Frankel/文
Oicebot/译
小Alice呀/编辑
癌症中有多少是因随机的“霉运”而起?两年多以前,当两名研究者尝试把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所导致的癌症进行归类时,这个问题便凸显了出来。他们检查了健康细胞中干细胞的分裂情况,还有随机突变(即所谓“霉运”)的积累情况,并研究了它们在不同的组织中的致癌程度。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癌症的预防难度超过预期,而且早期的检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引发了其他研究者的争论与困惑。如今,这两名研究者又带来了后续的研究结果:一篇引入了其他国家癌症数据的新论文,旨在解析不同癌症类型中此类“霉运”带来的风险。
一篇新论文认为,根据以上英国妇女致癌因素分析图,大多数致癌突变来自随机的细胞分裂过程,环境因素只占第二,遗传突变的比例则远低于于其他二者。但是许多科学家并没有接受这个观点。图片来源:Science
癌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和基因相关的疾病——各种不同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少数细胞进入一种不受抑制的生长状态。虽然一些突变可能比其他突变影响更大,但这项新研究着力将致癌突变大致分为了三类。作者总结说,总结而言,在32个癌症种类中,66%的促癌突变是在人的一生中,在各种器官内随着细胞分裂而随机出现的;另外有29%的突变与环境因素相关;其余5%源自遗传因素。
但这新的论文似乎并不太可能解决两年前的争论,甚至可能会重燃争端。
整体癌症发生过程中,“随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图片来源: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