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其主题旨在广泛倡导发挥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家庭关爱的理念,推动以家庭为单位,成员间相互支持,共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防癌体检,关爱陪伴患癌家人,促进家庭健康和谐,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人们最害怕的就是在身体检查时发现身体里面出现癌变。癌症的出现往往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每当疑似肿瘤的患者来到门诊,医生首先就是通过种种检查来确诊。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患者的肿瘤已经转移了,尤其是那些年轻肿瘤患者。因为没有转移的肿瘤并不可怕,治愈几率也比较高。比如皮肤癌,做完手术后转移率非常低。再比如甲状腺癌,做完手术基本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发生了转移的肿瘤,治疗起来就非常棘手了。
1.癌细胞是如何成功转移的?
让肿瘤细胞从原始位置游离到远端的基因是每个细胞内均有的先天禀赋。癌症的转移,对于癌细胞来说,也并非是一件容易事情,它需要通过层层考验,就像唐僧西天取经,只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有机会转移成功。
首先,癌细胞从原发组织中脱离,入侵并穿过周围组织,穿过一个血管或淋巴管的管壁,在向血流或淋巴移动的过程中存活下来。其次,在运输的过程当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比如癌细胞通过会跟淋巴系统或血液系统中的细胞相互结合,但是这些细胞通常比较大,经常性的被损坏或卡住,最后也会导致癌细胞的凋亡。癌细胞就像要偷渡的人,随时可能被免疫细胞发现,一旦被发现,并不是被遣返,而是直接被消灭。最后,癌细胞还需要安全着陆,顺流着陆后,在一个新的位置上“落地生根”,吸引血管来提供养分,并且在不熟悉的细胞中驻扎下来。所以仔细想想,癌细胞这一路走来,也算是历经了一些历练,最后才成功的转移。鲜少有癌细胞能具备上述所有的能力,大部分癌细胞在身体中游离时便消亡。甚至当它们成功地在一个新的位置上驻扎下来后,它们也往往保持多年不活跃的状态,直到再次被唤醒的时候才会再度活化。
2.癌细胞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癌细胞离开大本营,走到一个适宜它生存地方,在那里安营扎寨,继续繁殖。其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⑴淋巴转移。癌症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通过淋巴管进行器官组织之间的转移。淋巴系统遍布全身各处,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按道理来说,是可以消灭癌细胞的。但癌细胞可以通过不断突变来逃脱免疫系统追踪,甚至让淋巴系统变成自己的“帮凶”。如乳腺癌可以转移到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等,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发硬。
⑵血行转移。当癌细胞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脱落,穿过周围血管的管壁,浸入血管,这个过程被称为内渗。癌细胞进入血液后,可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身体各处,再通过外渗扎根某些组织或器官。一般来说,血供丰富的器官或组织更容易发生血行转移,如肝、肺、骨、大脑等。
⑶种植转移。癌细胞不断发展,突破浆膜层并脱落后,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可穿过腹膜、胸膜、心包膜或蛛网膜下腔的表层,到达体腔中,种植在其他组织或脏器表面。比如胃癌细胞脱落后,可能种植在大网膜、腹膜、肠系膜表面、小肠表面、卵巢等腹腔的任何部位。
⑷直接侵犯。打个比方,肿瘤直接侵犯就好比一个水果发霉,霉菌可能影响临近的水果,导致这些水果也相继发霉。例如,直肠癌可以侵犯到附近的膀胱、尿道、肛提肌,或者女性的阴道、子宫,男性的前列腺等,致使这些部位继发肿瘤。
3.癌细胞都喜欢向哪里转移?
临床研究发现,各种癌症都有自己的转移趋向性,即每种癌有它爱去的地方。现实生活也证实这一种现象,几乎每种癌症都有自己特定的转移部位。譬如,乳腺癌好发生肝、肺、骨、大脑转移;肺癌好发生大脑、肝、肾上腺及骨转移;胃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好可发生肝和肺转移;前列腺癌好发生骨转移;卵巢癌好发生腹膜、肝、肺转移;肝癌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肺脏、淋巴结、骨骼、肾上腺等。但这是为什么呢?
到目前为止,医学上也不完全清楚,但有很多不同的学说。有个说法叫做“种子土壤学说”,是指这个种子就适合在这个土壤里生长,南方的植物到了北方的土壤里就长不好,但在南方就能长的旺盛。肿瘤的转移道理也类似。具体到大肠癌容易发生肝转移的原因,是因为大肠里血液循环的第一站就是肝,所以肿瘤细胞就容易被截留在肝脏当中生长繁殖。
4.癌症转移有哪些征兆?
当人体某个部位出现疾病时,当肿瘤还没有长大时,人体不会出现明显异常的情况。但是,随着癌细胞的生长扩散,病变部位周围的器官也可能会被癌细胞侵犯。此时机体也会出现一些征兆:
⑴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肿瘤细胞会释放出一种物质,影响患者的食欲。因此当患者在治疗情况稳定的情况下,出现食欲下降,体重降低的状况,很有可能是因为肿瘤转移而出现的征兆!
⑵不明原因反复低热。癌症患者在病情进行到晚期时,常常会出现癌性发热。因此一旦癌症患者长时间反复低热就有可能是肿瘤恶化而引起的,需要警惕肿瘤转移。
⑶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包块。一般来说,肿瘤生长在患者体内,很难通过外部观察得到有效判断,但是也有一些癌症在恶化后,会影响身体在表面产生一些包块,比如肺癌、胃癌,这种情况也预示着肿瘤转移的可能,一定要及时应对。
⑷患者原有症状加重。癌症患者在治疗介入后,病人的情况会逐渐稳定,这时如果患者本身的症状持续加重就危险了,很有可能是肿瘤转移引起的。
⑸肿瘤标志物上升。当癌症早期患者发现自己的肿瘤标志物持续上升时,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要重视,因为很大可能是肿瘤转移引起的!
5.如何预防癌症转移?
癌症,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导致患者的死亡。没有患上癌症的人群,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对于已经患上癌症的人群来说,做到预防癌症的扩散意味着获得了控制癌症的机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怎样预防癌症的转移。
⑴做到癌症扩散的及早发现。尽量早的识别出癌症转移的位置和体征,越早发现对病情越有利。
⑵不要相信非科学的治疗方法。现在有许多的人利用患者急切想要治疗的心态招摇撞骗,打着神药的幌子在骗病人。一旦患者被确诊为癌症的话,最可靠的就是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而不是伪科学。
⑶初次治疗癌症成功的患者要注意复查和定期的复诊。癌症在初次治好之后是很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的,特别是在五年之内。在治疗成功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回访,防止癌细胞的复发和扩散的症状。
⑷患有肿瘤的患者,在确认肿瘤为恶性的情况下,尽量的避免肿瘤受到外来的刺激。因为局部的刺激是可以影响到癌症的扩散和转移的,特别是触碰,挤压等动作,避免促进癌细胞的脱落导致癌症的加速扩散和转移。
⑸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调整心态也是很重要的,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情绪很容易影响患者体内的内分泌和调节免疫功能,从而加快癌细胞有生长速度。相反,人体内的快乐因子可以有效的杀死癌细胞,降低癌症的转移机率。
⑹注意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是避免癌症转移的最重要的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因为只有当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正常的时候,机体才能够最好的发挥出清除癌细胞的功能,这样子还可以避免转移病灶的生成和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
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努力,虽然癌症依旧是人类的大敌,但是我们也不再是束手无策,只要在癌症早期能够做好预防肿瘤转移的工作,很多癌症患者仍然能够恢复健康。即使癌症已经发生转移,我们依然通过科学的治疗,让其带瘤长期生存。其实癌症转移也很难,千万别用你的“不小心”逼癌症转移!因此,癌症患者一定要多了解癌症治疗的医学知识,争取将癌症转移的可能扼杀在摇篮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