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
菠萝
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10月
索书号:R73/
馆藏地点:B座二层新书刊、B座五层自然科学文献
癌症是什么
什么是癌症?为什么人会患癌症?为何癌症会致命?为什么癌症容易复发?
首先来了解一下癌症(cancer)和肿瘤(tumor)的区别:肿瘤的属性是“固体”,而癌症的属性是“恶性”,所以恶性固体肿瘤就是癌症,血液癌症不是肿瘤,良性肿瘤不是癌症,晕吗?反正小编已经被绕晕了。
那么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一下吧:
癌症=恶性肿瘤+血癌
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良性癌症=不存在
是什么重要因素导致了癌症的出现?基因?污染?饮食?抽烟?no~no~no~,与癌症发生率最相关的因素是年龄!
年中国第一次发表了《肿瘤年报》,里面指出:第一,无论男女,癌症发病率从40岁以后就是指数增长;第二,老年男性比女性得癌症概率高。
绝大多数大家熟悉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都属于老年病!儿童可能得白血病,但几乎没有见过小孩得原发肺癌、直肠癌。
除了年龄,还有其他因素与癌症发病有关系吗?肯定有的。
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每个人体内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已知真正和癌症有直接关系的大概有一百来个。基因为什么会突变?什么时候突变?
作者自己总结的简单数学公式:
P=abcd
公式中,P为癌症发生概率;a为细胞分裂次数;b为每次分裂产生突变基因数目;c为突变基因是致癌基因的概率;d为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失败概率。
在这个公式中,c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得癌症几率不同,关键是a、b、d三个数字不同。人活每一天都伴随着大量的细胞更新,岁数越大,细胞需要分裂的次数就越多,a数值变大;同时岁数越大,免疫系统越弱,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减弱,d数值变大。这就是为什么老人比年轻人容易得癌症。
癌症如何导致死亡?为什么有人长了很大的肿瘤,做完手术就没事了,但有人刚被查出癌症就去世了呢?其实肿瘤的严重性和肿瘤大小并没有相关性。大家需要了解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不会转移,只要手术切除就算治好了。而恶性肿瘤不论大小都已经发生了转移,而且是在肿瘤很小还检测不到的时候就发生了转移,可能在血液系统里,可能在淋巴系统里,也可能已经到了身体的其他器官。
恶性肿瘤之所以危险,就是因为它已经转移。一方面一个肿瘤转移就成了N个肿瘤;另一方面肿瘤喜欢转移的地方往往是功能非常重要的地方。
关于癌症到底是怎么致命的,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答案,每个患者个体情况都不同,最终造成死亡的原因也不同。但大致说起来往往和器官衰竭有关,或是某一器官衰竭,或是系统性衰竭。
儿童癌症,关乎中国未来
既然大多数癌症是老年病,但极少数儿童也会不幸得癌,为什么呢?中国愈加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导致儿童癌症上升的元凶吗?
癌症是儿童的第一杀手,现在全世界大概有50万儿童患有各种癌症。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血病,占了近40%。(小编心已碎成渣)
上面已经讲到,癌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后天因素导致突变需要时间积累,正常人在短短几年内是不可能由于后天因素导致癌症的,他们在出生时就已携带了基因突变。
儿童基因突变有两个来源:从父母那里遗传了致癌基因,或者在怀孕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胎儿产生了突变。
哪些因素会导致胚胎的突变?目前确定的几个因素:大剂量辐射(是核弹或核电站泄漏这种,不是手机或者电脑辐射),因为它能穿透母体组织,直接影响胚胎;母亲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抽烟、酗酒;病*感染,比如艾滋病。
此外,还有一个不会直接引起胚胎突变,但和儿童癌症相关的因素是化疗和放疗。一些儿童癌症患者在被治愈的几年后会出现和第一次癌症完全不同的新癌症,这是因为第一次治疗癌症过程中化疗和放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不幸地又引起了新的基因突变,孕育了新的癌症种子。
除去重度辐射和儿童癌症关系很明确,其他环境污染和基因突变的关系其实一直都存在争论。纯粹从科学理论上来说,如果某个环境因素能引起致癌物质进入血液,就有可能影响胚胎的基因和发育。
从这点来看,水污染比空气污染要危险得多,一方面因为已知的致癌物溶解在水中的能力远超存在于空气颗粒中的能力;另一方面,水里的致癌物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从而到达胚胎的可能性也远大于空气污染中致癌物通过肺部的毛细血管交换进入血液的可能性。(小编温馨提示:雾霾天要记得戴防霾口罩,家里一定要安装滤水器。)
癌症治疗,现在和未来
我们正在经历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重大革命:免疫治疗。
过去的几十年,人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和癌症作战,我们对癌症的认识有了长足进步,一系列新的抗癌药物已经上市,几千种新的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靶向药物正在逐步取代*性很强的化疗药物,而新一代的癌症免疫治疗药物更是给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很大希望。
“癌症免疫疗法”在临床上的成功,一时间从医生、科学家到患者和媒体大众都很兴奋,“免疫疗法”被各大顶级学术杂志评为年最佳科学突破!
免疫疗法,相对于传统化疗或者靶向治疗有一个本质区别:“免疫疗法”针对的是免疫细胞,而不是癌症细胞,目标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
例如罗氏公司年上市的药物威罗非尼(Vemurafenib),对部分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有些患者的癌症消失到了无法检测的程度,他们的身体也几乎恢复到了生病前的状态。
可惜,在医生和患者欢呼雀跃的时候,新的数据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在看起来似乎治愈了的患者身上,仅仅两个月以后,肿瘤又回来了。而且这次,威罗非尼片不再有效,复发的癌症比以前的更加凶猛,很快就夺走了患者的生命。(是的,小编的心情和大家一样,从最高点一下子坠落下来了……)
这就是人类和癌症作斗争中所面临的最残酷的现实和挑战:抗药性和变异性。我们对癌症的治疗之所以效果有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还不完全知道癌症如何产生抗药性,不知道为什么产生抗药性的癌症进化得越来越快,不知道抗药性的种类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等等。
年,真正让世界兴奋的免疫药物终于横空出世。施贵宝的Opdivo和默沙东的Keytruda先后发布了令人震惊的临床效果:在癌症已经转移,并且所有已有治疗方案都失效的黑色素癌晚期患者身上,这两个药物让60%以上的患者肿瘤减小乃至消失了超过2年!
既然免疫治疗进展迅速,为什么有朋友会问:我亲人在国内早就接受了免疫治疗,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有3个事实:(1)国内目前广泛使用的“免疫疗法”(主要是CIK-DC细胞疗法)和最近临床上证明有效的“免疫疗法”不是一种东西;(2)“CIK-DC免疫疗法”是在欧美十多年前的冷饭,这种疗法在欧美临床实验失败,已经被淘汰了;(3)国内名目繁多的“免疫疗法”没有任何一种经过严格的临床测试。(看到这里小编表示已惊呆。)
本文中节选的三部分内容只是书中很小一部分癌症知识,原书中,作者详细解释了癌症为何如此难治、为什么目前在国内流行的CIK或CIK-DC免疫疗法没有效果、是否有必要给宝宝存脐带血、肺癌为什么是癌症的第一杀手、坊间关于癌症的传言以及各种治疗癌症方法的科普。
写了这么多,小编一直很担心如此大尺度剧透会不会被打(⊙﹏⊙),但看到作者后记中的话瞬间踏实了,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对癌症感兴趣的人了解疾病,并鼓励更多的科学家加入科学传播的行列。小编深受感动,遂决定不遗余力地加入作者的宣传行列:
作者和一些科研、临床的朋友一起,建立了一个横纹肌肉瘤的宣传公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