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混合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病例资料本组共18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4~84岁,平均60.4岁。病程3天~2年,临床表现血尿16例,尿频10例,排尿困难4例,合并膀胱结石6例,膀胱憩室1例,长期保留导尿4例。
膀胱镜检查17例,肿瘤位于膀胱侧壁及前壁9例,顶壁5例,三角区3例。肿瘤多发14例,单发4例,肿瘤直径1.0~5.0cm,平均3.6cm。
治疗方法
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治性膀胱切除9例,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膀胱全切术12例(其中回肠膀胱术7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4例,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1例)。
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移行细胞癌+腺癌7例,移行+鳞癌4例,移行+鳞癌+腺癌2例,移行细胞癌+小细胞癌4例,移行+腺癌+小细胞癌1例;根据TNM分级标准,T2a2例,T2b3例,T3期13例,G24例,G例。
术后随访0.5~6年,1年存活率66.7%(12/18),3年存活率27.8%(5/18),5年存活率11.1%(2/18)。
讨论关于膀胱混合癌
膀胱肿瘤是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肿瘤,以移行细胞癌占大多数。混合细胞癌是指原发于膀胱的两种不同类型恶性肿瘤同时出现或并存。通常以鳞癌、腺癌或小细胞癌,与尿路上皮癌共生。同时发生两种不同肿瘤成分的混合性癌临床极少见。其中移行细胞癌混合鳞癌和腺癌多见,而混合小细胞癌及3种以上癌成分的很少见。
1.临床表现
膀胱混合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以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为主,本组18例中血尿16例,尿频10例,排尿困难4例,与肿瘤分级较高、存在坏死出血有关。肿瘤数目及形态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2.诊断
膀胱混合癌术前诊断较困难,确诊依靠膀胱镜活检并行病理检查,确诊率各家报道不一。本组行膀胱镜检查17例,病理报告均为移行细胞癌,考虑与取材部位、范围及深度有关。因此,在膀胱镜活检时应遵循随机多处活检的原则,并应达到一定深度,以免漏诊。
3.治疗
膀胱混合癌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治疗上建议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根治术后没有证据表明辅助化疗有效(小细胞癌除外)。如果含有小细胞癌的成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根据分期选择小细胞癌的辅助化疗方案。最近的临床研究试验数据表明在含有鳞状上皮分化或腺样分化成分的尿路上皮膀胱混合性细胞癌,局部进展性肿瘤能从铂类联合新辅助化疗中获益。
4.预后
影响膀胱混合癌的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浸润深度、肿瘤成分与预后关系密切。浸润越深,预后越差。本组T2a2例,术后分别存活42月、48月;而T2b~T3期16例,术后1年存活率62.5%(10/16),3年存活率18.8%,未见5年以上存活者。绝大部分混合癌的预后明显差于单纯移行细胞癌,也低于单一类型的鳞癌和腺癌,小细胞癌的预后极差,膀胱混合癌发现时一般已属晚期,故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可望提高术后生存率。
参考文献:
[1]苏宏伟,李向东,李凤歧.等.膀胱混合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8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03):.
[2]孙颖浩.《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