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有患者问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总会有患者担忧自己的良性肿块是否会恶变,总会有患者问吃什么东西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目前对于乳腺癌的病因,虽然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大部分病因仍不甚明确。其实乳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能肯定的是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暴露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1、家族史和遗传因素
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乳腺癌最重要的特征基因是BRCA1和BRCA2。
典型的遗传性乳腺癌病例比非家族遗传性病例发病年龄更早,罹患两种以上原发癌症的危险度更高,多原发癌症包括同类型多原发癌症(双侧乳腺癌)或不同类型的多原发癌症(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
目前的研究亦显示ATM基因携带者,其一生累积患乳腺癌的风险亦增高。上述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其一生累积乳腺癌风险可能超过50%。但是携带突变基因的人群占少数,仅能解释2%-5%乳腺癌病例的病因。
2、内源性雌激素
1)月经初潮年龄较小
11岁或更小年龄初潮的女性比14岁或更大年龄初潮的女性乳腺癌危险度增高20%。月经来潮每推迟1年,乳腺癌危险度下降约15%。
2)绝经年龄较晚
停经每推迟1年,乳腺癌危险度增高3%。
3)初次妊娠分娩年龄较大
初产年龄小于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初产年龄晚于35岁女的一半。
4)未哺乳
在30个国家开展的47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哺乳可降低乳腺癌发生的风险,每哺乳1年可以降低4.3%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3、外源性雌激素
与从不使用者相比,使用口服避孕药者及不恰当使用雌孕激素者,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可能增高,但停药后风险下降,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风险逐渐降低,停药10年后降至不服用者的水平,且与服用期长短无关。
4、放射暴露
人暴露在更高的放射剂量,其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度更高。人在接受放射暴露时的年龄越小,其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度就越大。
5、乳腺良性疾病
乳腺原位癌
乳腺良性疾病是调整了乳腺癌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初潮年龄、首次生育年龄和乳腺癌家族史)作用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美国病理学会支持Dupont和Page对乳腺良性疾病的分类方法,即分为3类。
1)非增生性病变
包括囊肿、汗腺化生和轻度增生的普通型。有这样病变的女性和未做过乳腺活检的女性在未来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相同的。
2)不伴有非典型增生的增生性病变
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和中度增生的普通型增生。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比非增生性病变高出1.5-2倍。
3)伴有非典型增生的增生性病变
初产年龄小于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初产年龄晚于35岁女的一半。
6、酒精摄入
超过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度随着乙醇摄入的增加而增加。日均摄入大约50g乙醇者的相对危险是不饮酒者的1.5倍。
7、体重和运动
1)体重增加和超重:
是普遍公认的乳腺癌危险因素。成年阶段体重增加与绝经后乳腺癌危险度增高持续相关。长期静坐的生活方式也是一项危险因素。
2)运动量少:
运动可能减少乳腺癌的风险,尤其是生育过的年轻女性。
8、饮食和维生素
1)饮食结构:
以腌制品或烧烤为主的饮食习惯与乳腺癌危险度增高有关。
2)蔬菜水果摄入:
蔬菜与水果的总摄入量与降低乳腺癌危险度可能有关。
基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因素并非能人为控制和干预。故而,有效的自我查体和规律的体检筛查可以提高乳腺疾病的发现率,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佳的效果。
女性需学会关爱自己
乳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乳房是我们每一位女性都需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