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3D打印的非共面模板引导下的放射性粒子植
TUhjnbcbe - 2021/7/15 14:12:00
白癜风患者体验活动 http://m.39.net/pf/a_6559628.html

年4月5日,医院口腔外科席庆教授团队应用3D打印的非共面模板引导下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完成一例涉及颅内/颅底/眼眶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患者为复发的泪腺腺样囊性癌的男性,由于肿瘤占据眼眶,突入颅内,侵犯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医院求治未果,于三医院就诊。神经外科及眼科均认为无手术指征,向患者推荐了口腔外科席庆教授。

由于I粒子的持续低剂量组织内照射,局部肿瘤高剂量、周围正常组织低剂量,操作易行,并发症少,医院口腔外科从年开始了放射粒子植入结合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迄今为止治疗患者已达余例,在涎腺恶性肿瘤特别是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及特色,但是像这里患者这样复杂和危险的病例也并不多见。结合患者的病情及检查结果,经过席庆教授及团队讨论后决定采取“MRI导航结合3D打印的非共面模板引导下I粒子植入”的方法进行治疗。

术前患者进行了MRI和CT检查,利用MRI采集进行术中导航所需图像,利用CT进行术前3D建模(北京启麟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粒子植入计划系统将患者肿瘤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完整的呈现出患者皮肤、骨骼、血管和肿瘤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每一根穿刺针的针道、进针深度、粒子分布及粒子数量、肿瘤受辐射的剂量,最后通过3D打印设备制作出贴合患者皮肤的3D打印的非共面模板,模板上打印出每一根针道的方向。

患者手术具有三大难度,1、累及海绵窦及颈内动脉,如果手术中稍有偏离计划,可能造成颅内出血;2、头面部为多骨骼结构,骨遮挡明显;3、鼻腔及鼻窦为肿瘤占满,手术穿刺可能造成无法压迫的出血。为了保证手术的精确性,席庆教授同期术中进行了MRI的导航,在植入时在显示器中即可同时看到植入通道与肿瘤、脑组织和重要器官的关系。4月5日,席庆教授成功为患者实施了MRI引导下3D打印的非共面模板辅助下的I粒子植入,患者恢复良好,术后对粒子的分布作出剂量分析,完全符合术前的组织计划剂量。

手术前,席庆教授携团队去病房看望患者

3D打印的非共面引导模板

术前使用3D微创导向模板精准复位

术中核磁导航+3D微创导向模板引导下精准施术

术中核磁导航显示针道与肿瘤及脑结构关系

术前计划

术后粒子植入分布

术前、术后对比DVH放射剂量分布均匀

席庆,男,40岁,汉族。医院口腔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头颈外科高级访问学者,解放*医学院博士后,第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博士学位,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工作20年。主研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以负责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课题及医院苗圃基金各一项,总后指令性课题口腔分课题一项。获医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著20余篇,包括SCI3篇,Pubmed3篇。副主编及参编专著5部。目前担任全*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师学会整形美容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头颈肿瘤内科学组秘书、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委员、北京市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现工作单位: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单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3D打印的非共面模板引导下的放射性粒子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