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免疫时代精准施策,让晚期恶性肿瘤成为慢
TUhjnbcbe - 2021/7/8 9:35:00

胃癌,

一种离中国人“非常近”的疾病,

好好的年轻人,

突然被诊断出“胃癌”,

生命之花才刚刚盛开就要凋零,

让人痛惜。

但其实,

胃癌并非不可预防和缓解,

医院医院专家就指出

免疫时代,精准施策,

可以让

晚期恶性肿瘤成为慢性疾病!

胃癌

胃癌作为全球第5大癌种,年全球发病总数约为万,死亡人数高达73万,且就诊时多为晚期,尤其是我省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患者就诊时即为晚期,目前其主导治疗方法仍以放化疗为主,但传统放化疗总体生存期仍难以超越2年。随着对肿瘤免疫机制的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CTLA4))应势而生,临床通过行高通量NGS测序结果选择潜在优势人群,如果免疫治疗疗效显著,可使患者取的与传统治疗意想不到的疗效,而且会得到较长的疾病缓解期。

晚期胃癌患者病例资料

患者,男,63岁,既往体健;有吸烟史,年4月出现腹胀,伴恶心,未在意,7月份病情逐渐加重,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癌。

完善胸腹CT、PET-CT检查;胃镜病理学:(胃窦)低分化腺癌,部分可见少许印戒细胞癌组织。

免疫组化:CerbB-2(0),PD-L1免疫组化综合阳性评分(TPS):30%;MLH1(+),PMS2(+),MSH2(+),MSH6(+),Ber-EP4(+)。

诊断:胃窦低分化腺癌cTxN3bM1IV期(Her-2阴性MSS)肝胃间隙、胃窦前部淋巴结转移肝门区、腹膜后、肠系膜区多发淋巴结节转移双肺门及左颈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

治疗方案制定

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首先基于《指南》推荐规范化治疗基础上,根据疾病特点及精准分子分型,综合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本例患者系晚期胃癌多发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肿瘤负荷重,用传统化疗治疗有效率较低,效果差;专家组认真讨论后认为该患者PD-L1TPS:30%,表达较高,可能用PD-1抑制剂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给予PD-1抑制剂联合化疗3周期化疗后行胸腹CT检查肿瘤缩小了近一半,4周期治疗后,胸腹CT检查肿瘤缩小达80%,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病灶消失了。胃镜病理学提示:粘膜慢性活动性炎症。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部分腺体不典型增生(不能确定的上皮内瘤变)及肠上皮化生。此患者在免疫联合化疗后原发灶完全消失,转移灶缩小80%以上,后续给予PD-1抑制剂维持治疗,患者无明显*副反应,生活质量较高,达到了长期高质量生存的疗效。

多学科诊疗模式

——全面分析精准施治

我院作为区域医疗建设中心,目前由肿瘤中心牵头成立了肺癌、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生殖肿瘤、脑胶质瘤、肿瘤微创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等各亚专业MDT协作组,以患者为中心,“一站式诊疗”,通过多个学科的充分协同合作,精准施策,为患者提供了科学、合理、规范、全程化的诊疗模式,不仅延长患者生命的长度,更要注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肿瘤将逐渐变成一种“慢性疾病”被治疗和管理!

胃癌高危对象

(1)60岁以上人群;

(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溃疡;

(4)胃息肉;

(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7)胃癌术后残胃(胃癌术后6-12个月)。

(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10)恶性贫血者。

筛查建议

年龄大于40岁,

有腹痛、腹胀、返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

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黏膜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病史及肿瘤家族史等;

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预防建议

(1)健康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2)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减少使用辛辣、过硬、生冷、过热的食物及熏烤、腌制的食品。(4)戒烟;(5)少喝或不喝烈性酒;(6)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END/————

文字及图片来源:肿瘤中心

编审:袁红奎

医院最新动态

分享院内最近活动

服务广大医护职工

普及更多专业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免疫时代精准施策,让晚期恶性肿瘤成为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