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肿瘤早筛查、早诊断可有较高的治愈率,但目前常用的医学诊断设备昂贵、检测过程繁琐、耗时较长,还不够灵敏,难以展开大面积普查、筛查,急需设备微型化、集成化、便携化以及更重要的灵敏化。
微流控芯片可应用于细胞培养与调控、生物检测、在线化学合成等一系列领域。华东师范大学的赵振杰教授等设计、制备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在其中原位水热合成了氧化锌(ZnO)纳米棒阵列,发现其精确检测蛋白灵敏而范围宽泛,在10pg/mL~1μg/mL之内检测线性良好。检测人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肝癌标志物)的下限可达1pg/mL,可望应用于肿瘤早期检测。
赵教授等设计、制备的微流控芯片奇特性在于,可在其微沟道内原位水热合成氧化锌(ZnO)纳米棒,并整齐地形成阵列,一个个纳米棒宛如神经末梢。他们还搞清了各种合成条件对这种纳米棒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的影响规律:其致密的纳米棒直径和长度随加热方式和制备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不同加热方式制备的纳米棒阵列,在检测荧光素标记的羊抗牛IgG(一种常见的抗体,羊抗牛IgG就是牛体内的物质打入羊体内后,羊的身体很不高兴,自动产生一种清除牛物质的蛋白质——抗体,它与牛物质不共戴天,一碰到就就扭打一起,还呼唤其他细胞过来打群架;用荧光物质标记后,一旦与死敌扭打就发绿色荧光)的性能时,局部加热制备的纳米棒检测荧光素标记蛋白的能力更稳定,在10pg/mL~1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在此基础上,他们用局部加热制备的ZnO纳米棒检测人甲胎蛋白(AFP),发现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pg/mL。这些结果表明,微通道中合成的ZnO纳米棒有可能用于肿瘤的早期检测、筛查。如果做到,医生就有机会乘肿瘤干细胞还没走远就给他们来个一锅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
扩展阅读
4.TiCuO血管支架—与血管内皮细胞热情拥抱
5.女科学家的3D打印—为你打出温柔服贴的骨修复支架
6.光电转换纳米复合物—一条小鱼与神经疾病的故事
《无机材料学报》环境材料Top10
《无机材料学报》功能材料Top10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