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说说PETCT在胸部肿瘤应用那些事儿
TUhjnbcbe - 2021/5/4 5:25:00
北京医院治疗皮肤病 https://m-mip.39.net/nk/mipso_6172010.html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PET-CT这个检查,特别是肿瘤的患者,相信民间对这种高端的检查有不少的疑问及认识误区,本期苏医生想结合经治的病例细说一下。

首先回顾一个肺癌病例:马老伯今年75岁,3年前因“结肠癌”行了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恢复正常,一直在随诊复查,不料去年4月份又发现左肺有新发结节,怀疑是肿瘤。“怎么这么倒霉!"马某不相信,自己跑到中医院作了PET-CT检查,诊断为“左上肺癌”,未见远处转移,建议手术治疗。

这回马某相信了,希望苏医生能帮助他解决这个大问题。最后苏医生手术团队顺利地对患者实施了左上肺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左上肺腺癌”,未见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顺利康复出院。

由此可见,PET-CT在肿瘤的诊断上是有明显优势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PET-CT是PET与CT的结合,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的缩写,大家都称其为“派特”,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影像技术;CT是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Tomography)的简称,是一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的X线断层成像技术。将这两种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同一台设备上,并把不同性质的图像进行同机融合显示,就形成了PET-CT。

PET-CT工作原理是:众所周知,葡萄糖是人体细胞(包括肿瘤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与正常细胞不同的是,恶性肿瘤细胞是人体内的“贪吃蛇”,它的代谢活性极高,可“掠夺”体内营养,因此,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远远高于其他正常组织。

正是基于这一特性,临床上使用一种叫作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的物质,将其作为示踪剂注射到体内后,它们会聚集在“吃糖”较多的肿瘤等病变组织处,这样就会在检查的图像上呈现出与正常组织不同的浓聚团,医生分析浓聚团的图像与参数,便可对肿瘤的良恶倾向做出判定。

因此,PET-CT在肿瘤鉴别、确定分级、效果评估、病灶寻找、靶区定位等方面都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关于几个方面可以结合下面苏医生经治的病例讨论一下:

王先生(化名)今年49岁,烟龄20多年,每天抽烟10支左右,从事厨师工作20多年,某一天他无意中发现右颈部一个异常小肿物,以后渐渐觉得肿物在增大,感觉不妙而马上就诊,经过颈、胸部CT扫描发现右上肺及颈部均有异常肿物。

入院后苏医生对王某进行了PET-CT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肿瘤鉴别),并且发现右颈部异常的小肿物为转移淋巴结,同时发现右肺门、纵膈及肝门淋巴结(病灶寻找)均有转移,属于临床IV期(确定分级)。

最后经过了支纤镜下肺肿物活检诊断为“右上肺小细胞癌”,由于该癌种对化疗及放疗较敏感,所以苏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全身抗癌药物化疗。

第一次化疗结束后2周患者门诊复查,发现右颈部异常肿大的淋巴结已消失,相信在PET-CT图像下所有病灶会明显好转的(效果评估)!

虽然PET-CT在胸部肿瘤诊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是,由于该检查只是一种影像学检查,不是最后确诊,而且PET-CT对恶性肿瘤的假阳性比较高(有文献报道达20%),所以,在进行PET-CT之前,苏医生有以下几点建议:

1.根据胸部肿瘤临床诊疗规范,应该首先进行胸部CT增强扫描,而不是第一步就进行PET-CT检查,如果发现胸部结节需要进行良恶性鉴别,可以选择PET-CT进一步诊断。

2.由于PET-CT对恶性肿瘤的假阳性比较高,所以在怀疑胸部恶性肿瘤后,应结合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判断,同时要进行鉴别诊断,如排除结核、急性感染等。

3.由于PET-CT对1CM以下的肿瘤敏感性低,所以在1CM以下的胸部肿瘤PET-CT结果仅供参考。

4,怀孕中或现在可能怀孕者不能进行PET-CT检查。

苏医生是来自于广州市一所具有年历史的“三甲”医院,从事心胸外科临床工作30多年,是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在省市多个专科学术委员会分别任副主任委员、常委等职务,是首届“羊城好医生”。他每天从事大量的临床专科工作,专业经验丰富。

苏梓航主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二上午8:00-12:00(*金周假期除外)医院门诊部二楼诊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PETCT在胸部肿瘤应用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