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病例被遗忘的肿瘤经历了什么
TUhjnbcbe - 2021/4/23 17:21:00

72岁女性患者,首诊发现右输尿管肿瘤,后行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复诊却发现新病情,究竟为何?且来仔细诊查!

72岁女性,体检发现右肾积水2年,年首次就诊我院门诊,考虑右输尿管肿瘤,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年复诊我院,右肾积水进一步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两次CTU如图1所示:

图1:CT图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年10月25日行“右输尿管肿物活检+右侧RNU”,术中冰冻病理示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术后大体病理显示:输尿管多发性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肿瘤3个,大小分别为1.2cm×0.8cm×0.6cm、2.8cm×1.5cm×1.3cm、3.3cm×2.3cm×0.8cm),侵及输尿管浅肌层;输尿管切端、肾门血管断端均未及癌累犯(图2)。

图2

年1月,患者复查CTU见左侧输尿管占位(图3)。

图3

年2月15日,行“左输尿管镜下输尿管肿物激光切除”,术后病理示非浸润性低级别尿路上皮乳头状癌,手术视频如下:

视频1

年年初,患者入我院复查CTU及输尿管镜,未见输尿管狭窄及肿瘤复发(图4)。

图4:CTU结果

输尿管镜复查视频如下:

视频2

追问患者用药病史,既往长期口服龙胆泻肝丸(含马兜铃酸)二十余年。回顾患者既往和年术前两次CT图像,发现当时就已经存在双侧输尿管肿瘤(图5)。

图5

作者体会:

双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少见,有时会仅发现满足一侧UTUC,遗漏另一侧,特别是平坦的病灶。

双侧UTUC的危险因素

①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出现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acidnephropathy,AAN)[研究发现马兜铃酸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可以和细胞的DNA产生共价键。其中,马兜铃酸的衍生物d-aristolactam可以造成p53基因在密码子(codon)的特定突变];

②长期使用含非那西汀类药物;

③既往膀胱恶性肿瘤行全切术后,存在较高发病率;

④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病史的年轻女性患者;

⑤终末期肾病和肾移植术后患者。

以上人群发生一侧UTUC,需注意对侧。

双侧UTUC的治疗

双侧UTUC治疗应个体化,应综合肿瘤的特性、身体状况(肾功能)、患者的意愿去选择。目前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①双侧根治:适用于肾功能差、无保留价值,肿瘤高级别高分期,移植术后的患者;

②一侧根治+一侧保肾:保留的肾应有价值;

③双侧保肾:适用于单独一个肾无法满足要求,肿瘤低分级低分期的患者。

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于低危UTUC,保肾治疗与根治手术疗效相当,保肾手术首选内镜下切除。

●作者简介●张伟医院\\

泌尿外科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在泌尿系肿瘤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能熟练开展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如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和电切镜手术。目前担任福建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泌尿外科委员、肿瘤学组委员、抗癌协会青年委员。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被遗忘的肿瘤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