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筛网讯:近日,全国*协委员、中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在两会期间提出“把提高主要恶性肿瘤的早诊率、规范诊疗率及5年生存率,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之一”的建议。
身为医者,王贵齐目睹过不少病人被晚期癌症折磨,这原本可以通过早期筛查等手段来预防。
“早诊率低、规范诊疗率低,是影响我国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王贵齐带来一份提案,医院加强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及规范诊治工作。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无论是急性传染病,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应推动预防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控制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王贵齐说。
多年来,王贵齐带领团队深入农村、社区,普及癌症筛查、早诊早治等知识。“通过远离危险因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筛查、早诊早治、规范诊治等,可以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王贵齐说。
我国居民高发癌种如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等,经过几代人的长期临床实践与研究,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指南。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到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部分项目地区癌症早诊率超过80%,治疗率达到90%,筛查人群的癌症死亡率降低46%。
*府工作报告中医院综合改革。医院绩效考核是检验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已经有余家二三级医院参加年的绩效考核。王贵齐建议,把提高主要恶性肿瘤的早诊率、规范诊疗率及5年生存率,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之一,可以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强化医院的公益性和公共卫生的属性,是公立医疗机构落实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最具体表现形式,医院一定会带头并努力做好癌症的筛查早诊早治与规范诊治的工作。
王贵齐委员表示,目前正在推进的医院改革切中要害,通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着力推动网格化布局,以建设城市医联体为纽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癌症筛查早诊早治的技术指导力度;通过强化医院的“公”字属性,明确医疗机构承担*府公共卫生的职责,从专注临床医疗转向临床与公共卫生并重。
目前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多落实在基层,医院特别是大医院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通过深化医院改革,推动在省域内癌症综医院,建立省级癌症早诊早治指导中心。以学科建设和技术指导为抓手,联合区域内若干家有一定基础、医院形成区域化的医联体,指导各地开展集监测、筛查、诊断、治疗、跟踪随访、信息分析与共享等工作于一体的癌症早诊早治综合防控工作。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实现不同分期癌症病人的上下转诊,避免患医院,实现区域分开;也可以逐步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中的侧重点,逐步构建紧密型的医联体,实现省域内统一规划发展、促进防治结合。
为促进行业交流,早筛网建立了“癌症早筛行业交流群”,有意加入的读者可扫码添加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