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东知名院长专访于金明详解肿瘤择医误
TUhjnbcbe - 2021/4/22 23:28:00

生老病死,人生大戏,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医疗服务。近日,一个名叫魏则西的年轻人的死亡,引发舆论对百度竞价排名、莆田系和科室外包等医疗乱象的
  张金成(化名),是一名来自云南昆明的肺癌患者,受尽恶性肿瘤折磨,医院。他选择过“朋友介绍”、选择过“网络推荐”,在北京、医院都曾治疗过,但头发一直在掉,病情却未曾减轻,最后他来到了医院。5月5日,在医院院长于金明查房期间,征得张金成同意后,大众网记者跟随于金明来到了他的病房。

于金明院长同医生会诊。(亓翔摄)


  病房是一室一厅的,张金成没有躺在病床上,而是把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坐在病房和客厅之间的门口,边看电视边输液,心情十分放松。见到于金明来查房,他高兴地站起来和于金明握手,交谈中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嘴里有说不完的感谢。如果不是看到他的头发已经掉光,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于金明幽默地对他说,看来你是赶不上济南最热的天气了,肿瘤控制得很好,过几天就可以出院回“春城”昆明了。


  出了病房,于金明对大众网记者说,像张金成这样的患者很多,他们处在癌症晚期,病急乱投医,会通过医院和大夫,结果因为不得法,医院都不见效果,有的即使最后来到医院,也因为把病情耽误在转院的路上和前期不规范的治疗而丧失生命。


  “我对网络择医是坚决反对的,医院,更是深恶痛绝。”同时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于金明,提到了当前公众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择医的另一个制度性误区,于金明也特别想说一说。他说,恶性肿瘤的治愈,主要是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范治疗。但肿瘤患者往往在确诊后,会首先选医院就诊,殊不知由于医术、技术和设备的差别,病情很容易被耽搁。当肿瘤发展到晚期后,医院,这时候,纵然华佗再世,也很难挽回。其结果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病人还因为失去了最佳治疗的机会而痛失生命。问题出在哪呢?仅仅是患者认识上的误区吗?于金明对大众网记者说,根源在于“分级诊疗”制度在肿瘤患者身上不切实际的应用。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显然不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他们所携带的肿瘤细胞,很容易在分级诊疗过程中扩散、加剧,最终耽误病情、耽误生命。”于金明建议,尽快研究出台针对肿瘤患者的诊疗制度,尽快消除肿瘤患者跨区域诊疗、跨区域报销的门槛。


  “青年魏则西的去世,令人痛惜。”


  但根据公开报道,魏则西在自述时说,他发现肿瘤时,还是个十多厘米的大包块。医院做的肿瘤切除和化疗放疗,后出现骨髓抑制,医院做的生物治疗。还曾到上海北京等著医院继续诊治,并自费购买帕唑帕尼和PD-1两种靶向药。

于金明院长看望从云南赶来看病的肺癌患者。(亓翔摄)


  从则西的诊治经过来看,分级诊疗的印记很明显。如果诊疗的顺序倒过来呢?是不是癌细胞被控制的几率要大一些?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肿瘤患者早检查早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后,医院就诊与治疗,医院巩固,治愈的概率应该会增大。”面对记者的提问,于金明回答说。在他看来,分级诊疗制度应该在肿瘤患者身上作出科学调整。此外,医院的“院中院”、“院中科”也是一个警醒。


  记者了解到,山东卫生部门曾组织过专门的“院中院”、“院外院”、“院中科”的检查。原因是,部分医疗机构和少数公立医疗机构,由于经济效益不佳、盲目趋利,擅自将医疗用房、医疗科室和医疗机构的无形资产租赁、承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诊疗活动,通过虚假违法广告宣传误导欺骗广大患者。“院中院”、“院外院”、“院中科”常以招商引资、托管、设备投入联合办医等形式出现,具体表现为在院内自成单位,如独立的挂号、收费、药房、检验等,医院大帐。


  于金明说,他本人也曾多次遇到过,莆医院的情况,但都被他当场拒绝。“因为这涉及最起码的医德的底线问题,也涉及患者的生命财产。如果越过了这条底线,医院的公立属性、社会责任属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据说山东人都长按并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知名院长专访于金明详解肿瘤择医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