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年全国两会癌症防治之声提倡
TUhjnbcbe - 2021/4/14 16:58:00

年2月份,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团队在JNCC(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Center)发表的“年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9万,总死亡人数高达.8万。肺癌在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都位居首位,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新发病例及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癌症依然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最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癌症新发病例

癌症死亡病例

年3月5日,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年全国两会上,癌症防治仍是历年来不变的热词。

全国人大代表、医院院长李为民提议:将低剂量螺旋CT肺癌的筛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目前肺癌最大的问题是早期诊断的困难,一旦发现了肺癌,往往都是晚期,而早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2%,但是如果是晚期肺癌,那么患者的生存率不到5%。”李为民表示。提高早期诊断率,是降低肺癌死亡率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全球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在16%左右,我国低于该水平,通过推广和使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医院的诊断率已提高到了43%。

全国*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医院院长季加孚提议:建立国家医保数据系统与国家肿瘤登记平台的互联互通对接机制。

目前,肿瘤登记系统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全国多个省份尚未开展癌症患者的主动随访工作,仅依靠死因监测系统获取患者生存结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医保系统中的门诊和住院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均较高,但尚未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季加孚建议,建立国家医保数据系统与国家肿瘤登记平台的互联互通对接机制,减少各省与省级医保部门沟通成本,实现医保数据整体社会效用最大化。

全国*协委员冯丹龙提议:构建以患者为核心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是提升乳腺癌预后和生存水平的关键。

当前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的癌症,且占全球女性新发癌症总数的24.5%。随着诊疗技术发展和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大幅提升。

同时,全国*协委员冯丹龙指出,在临床管理规范性、团队建设专业性以及医疗保障公平性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仍是我国乳腺癌防控的“短板”。因此,完善和强化乳腺癌慢病管理专业体系建设,实现疾病“全方位、全周期”管理,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乳腺癌的诊疗效率、患者生存质量及总体生存率,实现提高预期寿命、降低慢病早死率的目标。

此外,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乳腺癌生存率差异依然明显。冯丹龙建议,需要继续强化基层能力,进一步落实规范化治疗,提升治疗均质化程度弥合城乡、区域差异,推进将乳腺癌转变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全国*协委员、北京市*协副主席、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于鲁明提议: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9-14岁女孩免费接种)。

同时,于鲁明建议推动更多国产HPV疫苗的研发与上市,为我国适龄女性提供可以负担的疫苗。另外,于鲁明提出,计划免疫可分步实施,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再逐步推广到全国。

全国*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提议:最优化胃癌筛查策略”新型胃癌风险评分-胃镜二步法”。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年新发病例45.6万例、死亡病例39.0万例,约占全球的44.1%和49.9%,其发病率、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全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然低于20%,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7.4%,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开展全国性的适龄人群胃癌筛查工作。李兆申表示:“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截至年1月31日,李兆申院士团队牵头的GICC项目早期胃癌筛查协同网络吸引了全国家三级医联体加入。基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胃镜二步法”筛查策略,完成了10.万例40-79岁社区无症状人群的胃癌筛查工作,胃镜精查应答率37%,检出例早期胃癌、64例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检出率高达67.4%(高于韩国,与日本相似),筛查发现1例早癌平均需投入11.万元,因早期治疗节省医保费用(贴现后)16.万元/例,退休前创造价值带来的间接效益(贴现后)5.万元/例,成本效益比为1∶1.94,增加质量调整生命年(贴现后)3.92岁/例,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全国人大代表、医院院长于金明提议:肿瘤筛查纳入医保。

”癌症患者只有一次治疗机会,如果早期误诊、误治导致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再花人力、物力、财力也难以补救,所以说规范诊疗更重要。”于金明表示,“我们应当重心前移,做一个查体多花点钱。发现一个早期肿瘤患者能够节省很多钱,关键能够提高治愈率。”

全国人大代表、医院院长顾晋提议,尽快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推行肿瘤诊疗规范化,整体提高肿瘤诊疗水平。

顾晋表示:“我们国家有大概医院,服务大概9亿人,医院的治疗都完全规范,我们国家治疗肿瘤的水平就会提升。”

长安心?正是一款可以准确解读粪便中基因异常改变(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的大肠癌检测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患者的肠癌病变情况,有希望将肠癌阻断在早期阶段,从而达到预防和根治肠癌的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医院院长葛明华提议,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健康“医共体”,在“医共体”的基础上,将疾病预防、公共卫生整合,关护老百姓的全生命周期。二是建议加快推进适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医保*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徐兵河表示,对于乳腺癌的防治,一是早期诊断,二是规范化治疗。徐兵河介绍,国家癌症中心正在成立一个乳腺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另外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也有乳腺癌的专家委员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专注于乳腺癌的规范治疗。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助理李彩云认为,对于尚未患病的妇女意识提升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要,能从源头上降低乳腺癌疾病的发生。

医院主动健康与转化医学中心主任马晶认为,在面临区域、城乡差别的挑战下,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支付方式创新,把乳腺癌“三早”主动健康做实,才能够真正让广大妇女得到实惠。做到早诊早治,就能在早期花钱不多的时候,得到有效的治疗,最终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本期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全国两会癌症防治之声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