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内三科主治医师陈奎
一直以来,癌症等于宣判“死缓”的观念根深蒂固,许多患者为此自暴自弃,放弃治疗。其实,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癌症患者的增多,现代医学在近年来已得到迅猛发展,可以武断的说,现在可以治愈1/3的恶性肿瘤。所以说,癌症也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癌症呢?
第一、要有积极乐观主动精神。中医学认为,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体脏腑功能损伤,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中医学中有七情所伤可以“致病”,情志调整可以“治病”的论述。现代医学心理学家的许多调查研究也证实了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密切关系。专家指出,影响癌症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于癌症起病前6~8个月,而忧郁、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而在临床上,当许多病人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时,都会表现出恐惧焦虑、怀疑、孤独、抑郁、愤怒、仇视等各种不良情绪变化。有一种“想象疗法”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自我进行,病人把某一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如想象自己如何战胜了癌症,已经战胜了癌症等,这样有可能使体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平日病人还应努力在生活中择其乐而从之,不要因患上癌症带来的诸多变化而怨天忧人、多愁善感、厌世悲观、抑郁沉闷,而应努力培养恬淡虚无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化和精神刺激,做到开朗乐观、宽宏大度。就要像熊顿一样,积极乐观地生活。
第二、了解真实病情,以免错失治疗良机。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属医院对病人隐瞒病情真相,将患癌说成没患癌,将恶性说成良性,将晚期说成早期,这样也许的确是让病人得到了暂时的心理安慰或平衡。但是,且不说隐瞒剥夺了病人的知情权,就治病而言也是弊病甚多。其实,在就医之前,家属不仅应该向病人告知真实病情,还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详细解释。这样,医生也能和病人更好地交谈,更好地帮助其解决困难与缓解痛苦。
第三、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懂得分辨真假。很多病人被确诊为癌症后,就自然而然地将治疗的事情拱手交给了医生。其实,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病人应始终保持主导地位,选择并引导医生为自己看病。病人在每一次就医时都要抓住就诊的重点,向医生描述自己当前最为困扰的症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希望达到的疾病治疗期望值等。充分的认识了解自身疾病,并与医生讨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患了癌症,“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在所难免,而许多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病人的这种心理,用所谓“抗癌保健品”蒙住病人的双眼,欺骗病人。其实,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最主要是在于其中各种成分的剂量以及使用方法,癌症病人往往在广告中看到与药品一样的成分,就误将保健品当作药品一样服用,以期商家承诺的奇效出现,可最终不但受到经济上的损失,还因此耽误病情,得不偿失。因此,医院,相信正规的治疗,癌症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万能药,只有接受专业治疗,才有机会康复。
所以,就要求癌症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病情,树立起抗癌的信心,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积极参与到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做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