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占到恶性肿瘤的首位,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不过在我国第二工业发达的城市中肺癌的人群也逐渐壮大,人们已意识到肺癌的凶险性,高危人群会定期筛查肺癌,以便于及早发现肺癌早期,那如何让肺癌筛查更有效。
肺癌筛查需做哪些检查项目?
1、低剂量螺旋CT筛查
相对于胸片来说,低剂量螺旋CT更适合肺癌早筛,能清晰发现几毫米的癌病灶,也能及时发现生长在异常部位的癌肿瘤。因为肺癌发病率高,所以高危人群应一年做一次此筛查,以下两类人是肺癌高危人群,一类是年龄超过50岁,每年吸烟量超过20包,同时有恶性肿瘤病史,直系亲属中有肺癌病例,患有肺纤维化以及慢阻肺疾病,长期接触石棉、氡气以及煤烟等有害物质的人;另一类是55~74岁的人群,每天都吸一包烟且吸烟时间超过30年,戒烟未满15年的人。不属于以上两类的人群,第1次做检查时呈现阴性,可根据年龄以及危险因素确定筛查间隔时间。
2、增强CT
虽然低剂量螺旋CT能清晰看到微小病灶,不过必要时还需做增强CT。因为胸部增强身体能清晰了解大血管和心脏情况,一般用于术前评估,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增强CT不能反复做,因为辐射量较大,多次做会在体内蓄积。还有做此检查前需注射造影剂,可能会出现过敏风险。
检查报告中哪些字眼需警惕肺癌?
良性和恶性结节在CT表现上有差距,可经过CT做初步判断。若肺结节呈现分叶状,边缘比较毛糙,结节靠近胸膜凹陷,又或是结节有毛刺状突起,需高度怀疑肺癌。
也有一部分患者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时,检查报告上显示肺上有磨玻璃结节,不过不必太担心,并不一定会发展成肺癌,也有可能是肺部水肿或纤维化,又或是肺部炎症。磨玻璃结节较小,不需做手术,定期做复查即可;若短时间内生长速度太快,实性成分明显增多,此类结节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极高,应听从医生建议考虑手术切除。
温馨提示
为了自身健康,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吸烟,远离二手烟环境,长期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人应做好职业防护,有条件的话应更换工作岗位。另外积极治疗各种肺部慢性感染,如慢阻肺、肺结核以及支气管扩张症等。除此之外,多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肺活量,多吃能清肺的食物,提高肺功能,把癌变风险降到最低。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