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肿瘤早筛与精准诊疗主题论坛日程第三届
TUhjnbcbe - 2024/10/31 15:46:00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同道:

肿瘤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因子诱导的复杂过程,探索其机理是有效防治的关键所在,也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新技术、新方法不断革新,每年癌症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都会持续取得重大进展,定期的基础、临床、产业及资本的深度探讨与交流,对进一步推动癌症诊治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和产业转化具有重大意义。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在医疗健康领域同仁的支持帮助下,已成功举办两届,每届均有超过千人参会,已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盛会。延续“传承,创新,卓越,引领”的主题,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二届中德双边论坛暨第六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年10月29-31日在上海召开,旨在为肿瘤领域专家同行提供一个深度沟通交流的平台。

今年的大会大牌云集,将邀请百余位国内外肿瘤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分享最新的癌症研究成果。将设肿瘤代谢、肿瘤免疫、肿瘤前沿及新进展、肿瘤早筛、肿瘤临床及转化、分子影像、肿瘤创新等多个专题论坛,主要涉及癌症代谢、肿瘤微环境、多组学、表观遗传及信号调控、类器官与临床转化、肿瘤免疫治疗、新型肿瘤标记物、液体活检等各个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科研到转化的最新进展、最新技术和最新发展趋势。另外,参加本次会议,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10分。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本次盛会,共同努力打造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海内外同道们搭建肿瘤基础、临床与转化协作和友谊的桥梁。

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组委会

二零二一年六月八日

时间地点

时间:年10月29-31日(10月28日报到)

地点:上海交通医院南院会议中心(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号)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医院

上海市抗癌协会

转化医学网

协办单位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上海交医院

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

《肿瘤》杂志

论坛日程

肿瘤早筛与精准诊疗

年10月31日上午会议室

会议主席:郭俊明钟林杨安钢

08:30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缪小平教授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

08:50

寻找肿瘤的阿基琉斯之踵

徐波教授

医院

09:10

靶向ncRNA编码的PACMP小肽通过合成致死抑制肿瘤发展

郭彩霞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09:30

Discussion

会议主席:徐波郭彩霞胡国勇

09:40

HLA-G介导的乳腺癌曲妥珠治疗抵抗机制及其对策

杨安钢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10:00

环状RNA与胃癌诊断

郭俊明教授

宁波大学医学院

10:20

Discussion

10:30

茶歇

会议主席:缪小平冯景

10:40

乳腺癌精准诊疗之我探

王红霞教授

上海医院

11:00

肠癌早筛和类器官药敏检测

何康信博士

浙江大医院

11:20

多组学技术在肿瘤早筛早诊中的应用

钟晟博士

泰莱生物

11:40

Discussion

报名注册

嘉宾介绍

缪小平教授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

缪小平,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目前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委员、科技部“十四五规划”常见多发病专项专家组成员。是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年)和杰出青年基金(年)、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获得者,曾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年)、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年)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年)等奖励,参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近5年代表作包括LancetOncol(年)、NatGenet(年)、Gut(年)、AnnOncol(年)、NatCommun(年)、NucleicAcidsRes(年、年、年、年)、AmJHumGenet(年)和CancerRes(年、年)。

徐波教授

医院

徐波,教授,医院院长、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重庆大学弘深杰出教授。学术任职包括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疗健康信用分会副会长、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旅美学习工作二十年,全职回国前先后担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医院教授,美国南方研究院肿瘤学系主任、杰出教授/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教授。徐波教授研究领域涵盖肿瘤发病机制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自年来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包括《Nature》、《Cell》、《MolecularCell》等发表论文90余篇,被引用余次。

郭彩霞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郭彩霞,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年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理学博士学位。-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和西南医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年在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任讲师和研究助理教授。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GenomicsProteomicsBioinformatics期刊编委。目前课题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1)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泛素化、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等)调控肿瘤细胞和胚胎干细胞DNA损伤应答以及肿瘤化疗/PARP抑制剂耐药性;2)环境污染物、化疗药物对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3)非编码RNA/RNA结合蛋白/小肽对DNA损伤应答的调控;4)从天然中草药中筛选抗癌药物和化疗辅助药物等。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信作者计34篇,包括学术期刊Cell、MolCell、PNAS、EMBOJ、NucleicAcidsResearch等。

杨安钢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杨安钢,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全军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年考取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年和年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免疫学教研室主任。曾在美国WakeForest大学医学院、美国Baylor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从事肿瘤分子免疫和靶向治疗研究。主持国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在Nature、NatBiotechnol、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和Nat

1
查看完整版本: 肿瘤早筛与精准诊疗主题论坛日程第三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