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周玉琴肖赟)5月6日,汉阳区建桥街拦江路与阳新路交汇处一路段上看到,此前“屡修屡坏”的7个挡车桩终于得以发挥正常功能。
现场看到,这7个挡车桩位于一段弧形人行道边,拦江路和阳新路各有一处过街人行斑马线位与该段人行道相通,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施工人员正在对人行道破损的路面进行修补。与其他石质挡车桩不同,这7个挡车桩均带有警示功能。
“原来这里的挡车桩屡修屡坏,变成了一个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市*设施管理科科长李行德告诉记者。据介绍,该路段在年下半年改造后就装上了石质拦路桩,保护人行道。疫情后,由于旁边一家生鲜超市送货、卸货车辆频繁,加之一些居民抄近道停车,这7根拦路桩破损频繁,几乎每周都要进行抢修。今年3月,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就对这里进行了3次大修,每次费用过万,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加上执法人员人手有限,无法固定监管此处,问题一时陷入僵局。
“后来,我们尝试进行四方协调联动,改被动抢修为主动防护。”李行德告诉记者。4月上旬,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联合建桥街、负责拦江路和阳新路管理的的路长及路口一家酒店进行四方联动治理,专门安装了带警示效果的挡车桩,确保夜晚也能被司机发现,并在酒店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加强人员巡查力度,来保证拦路桩不被损坏。
“采取新的管理模式以后,不仅挡车桩一直完好,道路破损的情况也好多了。”“路长”江涛告诉记者,以前他们经常接到居民投诉,推行“四方联动”后,他们在7:30-22:00的工作巡查中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