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肺常关爱晚期癌症能治好吗你要的答案或 [复制链接]

1#
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障碍犹如情绪感冒如何 http://www.pkbmv.com/zzyfl/9388.html

年9月10日

各位群友:

大家晚上好!今天跟大家交流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第二讲——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古代原理。上一讲介绍了中医对于肿瘤的认识以及中医治疗肿瘤的理论发展的一个脉络和流程。我们知道中医在年以前对肿瘤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甲骨文就有瘤的记载。后世历代医家和著作对肿瘤的认识不断的加深和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对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古代原理做了一下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正气虚损

气滞血瘀

热*积聚

痰凝湿阻

针对这些形成肿瘤的病因中医上采用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抗癌解*以及辨证施治四个方法进行比较好的解决。

一、扶正培本。

《*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就说明了之所以人会发生肿瘤,就是因为我们的正气不足,而正气从免疫学角度就可以理解为免疫功能低下。

《医宗必读》也记载:“积聚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我们在古代对肿瘤的称呼就叫做积聚。积是有形的,聚是无形的。正气不足跟《内经》的认识是一致的,都是免疫力不足、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正常的细胞变为癌细胞。而且癌细胞具有不断的分裂、无限的增殖、具有转移的特征。

张景岳对肿瘤的认识是: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皆有积聚之病。也就是说,张景岳这个名医认为凡是脾肾不足,还有人体太虚弱了,免疫系统紊乱都有可能发生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几率。

这些记载都说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而正气虚损也就是我们说的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受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的原因。

二、活血化瘀可以治疗恶性肿瘤,这是第二个机理。

中医上认为血瘀是肿瘤发病的一个主要病机。因为我们认为肿瘤的形成是由于痰、*、瘀、虚相互胶结,形成了一个复合的肿块儿,有形的实体。

在《古今医统》中对食管癌是这样描述的:“凡食下有碍,觉屈曲而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清代医家王清任说过:“结块必有有形之血。”

所以,我们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疗肿瘤,对于肿瘤的缩小、控制都有作用。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在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同时,必须把握住活血化瘀不能过度。因为一旦过度造成癌细胞的转移、造成癌细胞的扩散反而不好。这是一个把握好度的问题。

比如:活血而不破血就是中医对于活血化瘀法一个度的认识,而不是一味的去活血。所以,我在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时也会开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川穹、红花、水红花子、三棱、莪朮、土鳖虫等等。

但是,我不会开一些具有强烈破血作用的药物,而且用这些药物的剂量都不会很重,就是担心过度活血化瘀可能会促进肿瘤转移这样一个风险。

因此,群里面的朋友如果私自服用中药一定要注意不能过于偏信于某一种方法来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所谓神奇的效果。这肯定是有风险的!

三、抗癌解*。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和人体的*邪有关,尤其是痰滞湿阻、郁久化火、火*内蕴、蕴滞不化渐成肿块。另外,认为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往往有邪*在体内郁滞,而不能外达。

举个例子:我们可能都经历过面部痤疮,尤其是年轻的时候。痤疮称为青春痘,相信很多人都发生过。它的状况就类似于一个良性的肿块,但是它是发生在皮肤上面。如果是在身体内部,比如它没有往这个皮肤上长而往里长。这时我们做彩超就会给你一个皮下包块这样的诊断。

也就是说这时它的性质是一样的,都不是我们正常的组织。但是,它是一个增生性的组织。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诊断为良性肿瘤。

如果产生在内脏,甚至有可能发生为肾囊肿,在肝有可能发生为肝囊肿,在肺有可能发生肺结节。

举了这么多例子都是为了告诉大家,如果我们在体内产生的一些代谢的废物,如痰、瘀、*不能够往外排,不能够有机的、有序的、及时的、足量的排出去,在体内蓄积时间长了,就有可能产生肿瘤,无论是良性或者是恶性的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病理的过程。

中药解*是一个优势。比如有很多药具有清热解*的效果:白花蛇舌草、龙葵、蟾酥,还有我们治疗白血病的砒霜。

砒霜又叫三氧化二砷。在治疗白血病肝癌中,发现它能够诱导癌细胞的凋亡。所以,中医的解*抗癌的原理其实是非常有道理。在实践理论和试验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证实。因此,我们把抗癌解*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大原理。

四、中医能治疗肿瘤对肿瘤的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病因、病机,在治疗上面采用相同的治则。但是,任何事情是一分为二的,有其不同之处,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系统,不同的部位,就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所以,我们要采用根据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抗癌解*的一个基本原理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一个效果,从而达到逆转、抗转移、延长生存期,降低现代医学治疗的副作用,减轻痛苦等作用。

我们中医治病最讲究的是整体调节。虽然癌症发生在局部,但我一直认为癌症就是我们整体疾病在局部的反应。正是因为如此,中医治癌既强调以*攻*,又主张攻补兼施。

这样既保证了疗效,又避免了攻击太过。所以中医的这种治疗思路是非常深刻的、非常生动的、非常活泼的,也是非常有实效的。

癌症发生的原因和病理是非常复杂,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肯定要考虑更多的问题。中药治疗恶性肿瘤中药复方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根据我们对于恶性肿瘤的认识,以及对于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表现、不同的体质,从而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全方位的、综合的治疗方案。

所以,我们都听说过肿瘤对于化疗、对于放疗、对于靶向、对于免疫治疗都有耐药作用、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中药有耐药。因为它提前规避了这样的风险,从而导致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没有耐药性。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是因为我今天所介绍的这四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原理,才会发挥出这样的一个效果效能,从而提高了我们治疗恶性肿瘤的效率,所以我很荣幸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传承中医。

我相信大家也会有同感,作为一个中国人,除了我们能够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科技所研发出来的化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进行靶向治疗,进行免疫治疗。除此以外,我们还有中医药可以选择,我们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又多了一条求生的路径。

这正是基于我们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中医学治疗肿瘤的优势所给予大家的福祉。所以,我相信作为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在患恶性肿瘤的情况下,我们是无疑是幸运的。

最后,我想再跟大家交流一下,除了上述我讲的四个方面,其实我们还有几个原理。

首先是整体观念。我刚才说了,但是没有单独的拎出来跟大家讲整体观念。我们不认为肿瘤是一个单纯的肿瘤,我们认为治疗肿瘤一定要治病了的人,而不是单单治疗人的病。

怎么讲?在我们肿瘤学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医生都会认为我把你肿瘤给切掉了,你的病就好了。但是,随着我们医学的发展,观念的不断进步,而且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增多,切了之后往往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很多人会有手术以后术后的复发、术后的转移,而我们肿瘤患者90%都是死于转移。

所以,这时中医的整体观念就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因为我们不单是干预肿瘤本身,而且还干预我们整体的它的外环境、微环境,也就是我们的人的整体。不单能够抗癌,还能够扶正培本,能够从全方位的精、气、血、津液神,调畅情志、改善饮食、调节睡眠等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来进行干预,从而保证了我们治疗的长期性、有效性、持续性,从而把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今天花了大概有20分钟的时间,跟大家着重介绍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古代原理。说的不一定很全,但是说的每一个都很真,希望大家能够从本次讲课中有所收获,尤其是能够将中医的智慧运用到日常的抗病防病之中。

群里面很多朋友都是有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需求才愿意来听的。当然,如果有群友是健康人,那么更要运用我们中医的原理来预防,因为预防的成本远远小于治疗。

今天的讲课就到此结束,有问题的话可以群里后续的交流,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期待我们下次再会再见。

相关阅读:

肿瘤科普

1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源渊和历史发展

董昌盛

分享 转发
TOP
2#

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旨在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提高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

提到癌症,很多人想到的依然是“绝症”。当被检查出“癌症晚期”时,患者和家属的心态通常十分矛盾,既然治不好还要不要花这个钱呢?晚期癌症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晚期癌症虽然没法进行根治性手术,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带瘤生存”,甚至实现临床治愈。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等新的抗癌方式的飞速发展,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得到了很大改善!

今天,我们就以患者人数最多的肺癌为例,聊一聊晚期癌症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晚期癌症的治疗手段都有哪些?

我们常说的癌症早期、中期、晚期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分期方法,临床上按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是否转移等,将肿瘤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IV期肿瘤,也就是原发部位有广泛浸润,或有远处器官的转移性癌。

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显示,在初诊时约57%的肺癌患者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1]。因此,IV期患者的治疗构成了肺癌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晚期肺癌的治疗手段都有哪些呢?

首先,化疗、放疗、手术是传统癌症治疗的“三板斧”。

01

化疗:杀灭癌细胞,抑制肿瘤淋巴、血行转移

化疗就是将化疗药物通过静脉输注、动脉灌注和口服等方式给药后进入血液,在全身发挥作用,将癌细胞杀灭。化疗对远处转移或防治复发有一定作用,是治疗癌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有人形容化疗就是“玉石俱焚”“敌我不分”,这么说并不恰当。化疗药物基本是针对细胞不同的分裂增殖过程发挥作用的。肿瘤细胞增长迅速,肿瘤组织中分裂增殖的细胞比例大,而正常细胞增长相对缓慢,所以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会更大一些。由此可见,化疗药物对肿瘤并非没有选择性,只是选择性相对差一些。

02

放疗:局部治疗,杀灭局部肿瘤细胞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多年前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辐射可以杀死癌细胞,最早使用“镭锭”开始治疗肿瘤。约有3/4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放疗对头颈部肿瘤、生殖系统肿瘤和霍奇金病等疗效较好,对一些晚期肿瘤患者有止痛、止血等作用,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2]。

与化疗不同,放疗是利用各种不同能力的射线照射肿瘤来杀灭癌细胞,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并且,放射线作用于细胞的DNA,对各期细胞都有较强的杀伤力。有些对化疗不敏感的细胞放疗仍然有效,所以常将放疗、化疗联合使用,争取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

03

手术:直接去除肿瘤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最有效和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尤其是早期患者,手术后就可认为完全治愈。根据病灶情况,有些患者会考虑(新)辅助放化疗。然而IV期肿瘤,癌细胞已经在体内扩散,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此时手术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术后易复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IV期肿瘤患者不能从手术中获益。对IV期非小细胞肺癌经化疗等治疗后效果好的患者,残存病灶可考虑手术切除。并且,单发性脑转移的患者可能会从手术治疗中获益,术后还可以给予全脑放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1]。

除了以上提到的传统治疗手段,近些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彻底改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

04

靶向治疗:精确打击癌细胞

肿瘤的靶向治疗全称是“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顾名思义,就是使合适的抗癌药物瞄准癌细胞上的分子靶点,实施“精确打击”杀伤癌细胞的独特治疗。由于良性细胞没有这些靶点,靶向药物不起作用,因此不会伤害正常组织细胞。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充分的分子靶点。中国人群单纯EGFR基因敏感突变发生率为46.7%[1]。与标准一线化疗方案相比,EGFR靶向药物在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和耐受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已经取代化疗,成为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首选方案[1,3]。

图1:不同研究均证实,靶向治疗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4-9]05

免疫治疗:提高患者的抗肿瘤能力

与化疗、靶向不同,免疫疗法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药物通过阻断免疫系统中的PD-1/PD-L1通路发挥作用,让癌细胞失去“护身符”,从而遭受抗癌T细胞的免疫袭击而使癌细胞死亡。

在肺癌中,PD-1/PD-L1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彻底改变了IV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格局。对于突变基因阴性且肿瘤组织PD-L1表达≥50%的患者,PD-1单抗单药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优于标准化疗方案[1,10]。

图2:KEYNOTE-研究中,PD-L1阳性的患者使用PD-1单抗治疗中位生存期为16.7个月,而化疗组仅12.1个月[11]06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饿死癌细胞

自从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佛克曼发表了“肿瘤血管新生理论”以后,肿瘤血管阻断疗法就成了癌症研究的重要学科。

肿瘤血管新生理论认为:肿瘤的生存必须依赖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没有肿瘤血管,癌瘤就会休眠而不会长大;肿瘤血管是癌细胞的主要转移通道,癌细胞从长出肿瘤血管的那天起,就开始向远处转移了;因此阻断肿瘤血管,不仅能切断瘤体的营养供给源,饿死肿瘤,而且能最大程度地阻断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2]。

年5月,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国产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治疗。

从上图安罗替尼的临床研究(ALTER研究)可以看出,安罗替尼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了3.33个月。并且,安罗替尼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3.97个月[12]。年9月,安罗替尼同样获批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这意味着在安罗替尼的作用下,晚期肺癌的病情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

安罗替尼既然单药能够发挥良好疗效,那联合化疗、靶向药物或免疫药物,是否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众所周知,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决定着病灶部位对于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或免疫药物的摄取、敏感度。抗血管生成药物一方面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一方面重塑肿瘤微环境,助力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或免疫药物的“正面进攻”,二者组合出击,有利于增强抗肿瘤疗效。

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可提高肿瘤缓解,并提示明显生存获益趋势[13-15]。当然,患者需要明确的是,任何用药方案均需要和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不能贸然直接使用。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短短数年间,抗癌新药数量井喷,治疗手段日新月异,晚期癌症患者的选择增多了。那么,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呢?

首先,要看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晚期肺癌转移部位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判断是否需要放疗等治疗手段。并且,此前治疗耐药也会影响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其次,患者的一般状况也很重要。所谓一般状况,就是身体素质是不是过硬。身体素质是患者的“本钱”,身体状况较差则不建议使用化疗,而是采用最佳支持治疗。如果患者身体一般状况好,就可以采取相对而言更加激进的治疗方案,比如联合治疗方案。

再次,要看患者的驱动基因,以及PD-L1表达是否为阳性。驱动基因阳性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相应的靶向药来控制病情。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若PD-L1表达≥1%,推荐免疫治疗,或免疫联合化疗[1,3,4]。

最后,还有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中国各个地方的医保*策并非完全相同,所能报销的药物也不一样。因此,在疗效接近的情况下选择报销比例比较大的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年10月,医保局通过谈判,把17个药品纳入药品目录,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个癌种。这些药品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以安罗替尼为例,纳入医保后降价达45%。

小结

癌症≠死亡,对癌症思维的转变、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走出疾病的阴霾。无论哪种癌症,只要正确对待治疗以及未来的生活,对疾病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生存率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来源:(上下滑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