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夏病例库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复制链接]

1#

课件转自“百度文库”,作者未注明。

特别声明

男,42岁,因“间断性右侧腰痛伴血尿3月余”入院。

病例特点:患者3月前睡觉时不慎撞击右侧腰部,1周后感右侧腰部胀痛,能耐受,同时有鲜红色血尿,偶伴有血凝块,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感,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感,于-11-3来我院门诊就诊,行尿常规示:BLD+++,WBC++。给予抗炎等治疗(具体不详)

-11-15我院门诊行彩超示:右肾盂至输尿管上段异常回声(约4.9*3.6厘米絮状弱回声充填),血凝块?新生物?建议进一步检查;右肾积液(2.0厘米);右肾囊肿(0.8*0.7厘米)。

病例来源:医院阳昱恒提供编辑:高岩峰(单位:内蒙古医院)

[影像所见]:右侧肾盏内息肉状等密度病灶,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皮髓交界早期病灶轻度均匀强化。实质期呈中度强化。患肾形态正常,功能下降。

肾盂癌占肾肿瘤总数的10%左右,其发病率有地区差别。

大多数为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状上皮癌及腺癌。

肾盂长期受到慢性刺激,如结石和炎症,有时可诱发肾盂鳞状上皮癌或腺癌。

鹿角形肾结石有较高的移行上皮癌并发症。

30~50%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可同时出现膀胱移行上皮癌。

如肾盂与输尿管同时有肿瘤,则出现膀胱癌的可能性增至75%。

肾盂癌最常见的症状为血尿。

肾盂造影常可显示肾盂内有充盈缺损。

CT检查有助于观察肿瘤形态为乳头状抑广基型并可明显地区别肾癌与肾盂癌。

恶性程度较高者尿中找到癌细胞的阳性率较高。

有条件时,可行输尿管肾盂镜检查及擦刷活检。

肾盂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应将患肾连同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一起切除。

这类患者如行肾盂癌局部切除,高度恶性者近乎%将复发,低度恶性肿瘤50%左右复发。

1、肾集合管癌:两者均属于尿路上皮癌,在影像学上较难区分。但集合管癌起源于肾盏髓质,中心位于肾髓质内,多同时累及髓质、肾盏和肾皮质,有时还可累及肾盂;而浸润性肾盂癌的病灶主题位于肾盂肾盏,多可见到软组织肿块,肾窦脂肪一般向外侧推移,病灶多不累及肾皮、髓质。

2、肾窦型淋巴瘤,血尿少见,CT平扫和增强扫描与肾盂癌重叠征象较多。

3、典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呈圆形,有包膜,为富血供肿瘤,动态增强皮髓交界早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下降。肾癌有明显的肾实质内占位效应,容易导致肾轮廓局部隆起性改变;肾癌一般不影响肾功能。

4、肾盂内的结石、血块以及坏死组织为相对常见病变,平扫容易与肾盂癌混淆;但是,结石、血块以及坏死组织都无血液供应,动态扫描缺乏强化,容易与肾盂癌区别。

5、肾盂旁蔓状血管瘤可有,平扫境界清楚,增强扫描强化显著。

[检查所见]切除(右)肾及脂肪囊17x10x4.5cm,切开肾大小10.5x6.5x4cm,肾盂见一5.5x4.5x3cm的菜花样肿物填塞,并见侵犯输尿管开口处。送检(右侧输尿管)管状组织长15cm,直径0.5cm,输尿管内壁尚光滑。[印象](右)肾盂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级、少数区2级),并见浸润少许肾实质及(右)输尿管开口处,(右)输尿管断端阴性,肾门血管及肾周脂肪未见癌浸润。参考文献腹部CT诊断学腹部影像诊断必读往期病例:肾脏混合性纤维瘤病例CT、MRI影像表现后肾腺瘤病例CT影像表现肾脏嫌色细胞癌病例CT平扫及增强表现多房囊性肾细胞癌CT影像表现肾结核CT影像表现肾损伤病例CT影像表现肾淋巴瘤(肾窦型)CT平扫及增强肾囊肿并感染CT增强扫描及MRI平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