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研究获河南省科技 [复制链接]

1#

01

调查背景

恶性胸腔积液是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患者平均生存期仅3.1个月,84%的患者在确诊后6个月内死亡。采用胸腔内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胸腔内用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化疗药物兼具抑制胸腔内肿瘤细胞和产生胸腔粘连的作用,是最常选用的胸腔内治疗的药物。但有关卡铂作为胸腔内用药的治疗报道较少。我科自年起应用本药治疗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02

调查对象与方法

全组共42例,经B超检查定位后,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并置管,在2~3天内间断负压引流抽弃积液,当日引流量ml或再次B超检查证实为少量积液后,将卡铂注射液~mg溶于20~30ml生理盐水中腔内注入。注药后嘱患者缓慢变换体位,以利药物均匀分布。一周内连续给药1~3次,然后观察并判定疗效。

03

结果

疗效观察 

42例患者共腔内治疗76次,每例1~3次,平均1.7次。疗后评价CR11例(26.2%),PR23例(54.8%),NR8例(19%),总有效率81%。有效病例中,用药量mg者7例,mg者14例,mg以上者13例;1次用药后积液控制者21例,2次者10例,3次者3例。

04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应采用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对化疗敏感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小细胞肺癌等,通过全身治疗有可能控制积液,应尽早开始全身治疗。大量积液产生症状或并发症者,应先解除压迫症状,同时可进行胸腔内治疗,酌情选用全身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卡铂为第2代铂类抗癌药物,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和顺铂相似,属金属配位剂,与DNA配位结合生成交叉链,这种加合物由于改变了DNA的化学结构,从而影响细胞复制。卡铂分子量.3,胸腔内用药全身吸收少,抗癌谱广,*性反应较小,是胸腔内用药的适宜药物。本组42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81%,疗效较好。通过本组观察,我们认为胸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卡铂治疗*性反应轻微,疗效肯定,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优选药物。

——《中国癌症杂志》6年第16卷第4期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2#

来源:河南科技报

近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年度省科技攻关立项公示,由医院焦智民主任牵头负责的《载药囊泡在恶性胸水治疗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批立项。据介绍,该项目旨在探索一项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领域的应用效果及其原理。目前,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已完成临床转化,并在深圳、湖南、湖北、山东、安徽、天津、河北等7省市获批开展临床应用。本课题的实施,有望继续推动“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这一项集生物化疗与免疫治疗为一体的肿瘤综合疗法的深入研究,并为探索新型肿瘤免疫生物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思路,推动中国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由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或由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所引起的胸腔内液体聚积,肺癌、乳腺癌、淋巴瘤是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原因。在一场《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讨论会上,首都医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施焕中等专家曾指出:几乎所有类型的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都会出现恶性胸腔积液。整体而言,恶性胸腔积液与肺癌的发病率大致相当,而它的出现往往提示患者已失去手术治愈机会,且预后不良。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肿瘤患者一旦出现恶性胸腔积液,表明肿瘤播散或已进展至晚期;随着积液量不断增多,常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会导致患者预期寿命的显著缩短。

针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当前临床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通过置管引流积液、胸腔内灌注化疗药物或欧美国家常用的以医用滑石粉促胸膜粘连等。这些方法虽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不适症状,但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的效果往往不佳。有鉴于此,探索新型有效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对症处理中极为关键。而作为一种创新型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肿瘤治疗技术,载药囊泡肿瘤治疗技术在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据介绍,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基本原理是将肿瘤细胞释放的嚢泡为载体装载微量化疗药物,形成具有多重抗肿瘤功能的载药囊泡后投放至肿瘤发生部位,从而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并重塑胸腔内免疫微环境,达到有效治疗与控制癌性胸水的目的。这项技术可在显著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化疗药物的耐药和*副作用。

目前,由中医院牵头负责、医院在内全国30余家医疗机构参与的《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其目的是进一步优化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方案,完善循证医学证据,在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科学的肿瘤治疗技术的同时,改变国内乃至国际恶性胸腔积液缺乏安全有效治疗手段的局面。

除了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面的探索和应用,“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在治疗恶性腹水、胆管癌、肺癌等多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方面也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验证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形成丰富的产品管线,为未来该技术适应症的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是一项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抗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波教授团队发明,专利范围遍布中国、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和欧盟等。相关研究已在NatureMaterials、NatureCommunications、CellResearch、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20余篇技术相关论文,其技术的前沿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已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

医院(河南医院)始建于年,是全国建院最早医院和全国第一批医院。焦智民主任在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及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参与及完成了省市级科研课题十余项,论文40余篇,专著4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