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疗癌症的核武器,比手术更高性价比 [复制链接]

1#

一位朋友的父亲得了癌症,他来问我:“我老爸3年前确诊结肠癌,后来肝转移,做了两次开腹手术,最近又复发了,是低位直肠癌。他老人家想做微创,不想开刀,但是医生说开过大刀就不能做腹腔镜了。他自医院,说是可以做放射粒子植入。我查了查,好像很早就有这种技术,但是以前都没听说过,你说这种治疗手段靠谱吗?”

不仅是这位朋友,相信很多人都对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感到陌生。其实,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明确有效的重要手段。

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是一种怎样的治疗手段?

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是把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利用放射性核素衰变发射射线持续作用于肿瘤,以达到摧毁肿瘤的治疗目的。

自20世纪80年代,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引入我国,临床上对颅内、头颈部、肺部、腹部及盆腔等多部位的肿瘤进行了探索性治疗,达到肿瘤控制的效果,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用于制备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性核素有Ra、Ir、60Co、Cs、Au等10余种,其中I、Pd、Au是可以作为永久性粒子植入治疗使用的常见放射性核素。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对于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需要保留的重要功能性组织,局部进展期肿瘤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放射性,听起来像是有辐射,对人体有害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介入科护士长严朝娴表示,粒子植入治疗不是洪水猛兽,粒子的特征是杀灭其附近的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对医生和家属的损害就更小。

“粒子是低能量核素,半衰期是60.2天,不会吸收入血,不经大、小便排出(粒子移位除外),有效直径距离短。”严朝娴也提到,粒子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防护工作做到位,其对人体的危害是微乎其微。

近几年,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国内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例如,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粒子植入较手术疗效无差异,但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均较手术低,患者碘粒子治疗后生活质量更好。

NCCN指南、美国近距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泌尿学会等均把碘粒子植入技术作为早期前列腺癌治疗标准进行推荐。

虽然其他部位的肿瘤粒子植入引导技术标准尚未达到共识,但国内外学者在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肿瘤的治疗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涉及病种有口咽、下咽、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食管癌、肺癌、肝癌、肝癌门静脉癌栓、胰腺癌、胃癌、宫颈癌、直肠癌、输尿管癌、、颅内肿瘤、四肢软组织肿瘤等等。

虽然放射性粒子植入前景广阔,但粒子植入技术对于亚临床病灶、淋巴引流区的预防性放射治疗均无能为力。在穿刺植入粒子过程中,需要麻醉,并有可能对穿刺通道上的组织脏器造成损伤,对于肿瘤包绕大血管和重要神经、肿瘤溃破、肿瘤边界不清、肿瘤过大、和骨结构距离太近或分界不清者、空腔脏器和伴有局部感染者均有局限性。

所以,对于大部分肿瘤的放射治疗,更多的应考虑与外照射的配合才能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应以外照射为主。

术前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为最大限度避免辐射损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术中、术后均应采取积极防护措施,防护原则为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屏蔽防护。

术前防护:加强放射性粒子保管,该类粒子运输时应装入铅罐,安排专人保管;安排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势与风险,耐心疏导病人与家属的担忧,使病人树立治疗信心。

术中防护: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穿上防辐射服,同时合理处理废弃粒子,将其放入放射性废物桶;术后监测是否存在散落粒子,及时处理以防污染。

术后防护:放射性粒子植入后病人可能出现短期疼痛、烦躁等,此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术后3d复查放射性粒子位置。医护人员术后短期检查时应佩戴防护服,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病人。病人出院后半年内要定期来院监测粒子剂量,以指导防护。

综上所述,粒子植入治疗,一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另一方面又饱受外界排斥。要把这项有利于医学进步的技术进一步推广,就需要我们加强防护监管和宣传教育,让公众对粒子植入治疗有正确的认知,消除抵触情绪。

参考资料:

[1]黄维玲,练贤惠.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病人周围辐射剂量的监测及防护[J].全科护理,(10).

[2]刘亚洲,袁成,施林心等.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治疗恶性肿瘤进展[J].中国辐射卫生,(04).

[3]韦长元,杨伟萍,覃庆洪等.I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J].之后弄过普通外科杂志,,(07).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