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位校长牵起两所双一流985高校,从物理 [复制链接]

1#

“天琴计划”背后的故事

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强强合作的科研项目天琴计划,借助嫦娥四号“鹊桥”卫星顺利实施,将为未来在空间探测引力波的“天琴计划”做先导性研究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之所以可以深入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离不开中山大学的校长罗俊院士,年时任华科副校长的罗俊院士调任中山大学校长,同时把华中科技大学引力波实验中心的团队带到了中山大学,助力中山大学发展理工科,中山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中山大学的化学和生物医学院强,而华中科技大学的工科和物理实力强,中山大学借助罗俊在华中科技大学的物理团队,最近几年物理学科也发展迅猛!

华科大全新数字PET在中山大学测试

年6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准产批件发布通知》中,“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系统”(简称PET/CT)成功获批。这款PET/CT是由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团队发明的医学设备,成功打破了先进医疗诊断设备完全靠进口的局面,PET是一种生化灵敏度极高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可以用于针对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病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这项先进的医疗设备,在罗俊院士牵线搭桥下,全新数字PET是在广州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充分显示了这两所高校在学科和科研上的深度交流和战略合作。

综合排名也接近的两所高校

从年各类的高校排名综合数据来看,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排名非常的接近,两所高校同时进入全国十大高校,整体的学科发展存在很好的互补,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传统医学实力不俗,但是化学学科和前沿生物医学不如中山大学,年中山大学已经发表了2篇《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1篇《TheLancet》,1篇《nature》,还有20多篇CNS子刊,大部分都是生物医药化学学科论文,而华中科技大学则在物理和光电学科领域发表多篇顶尖论文,如果两所高校如何继续加深学科合作,通过学科互补的方式,深入交流,那么未来这两所高校的综合排名还会继续稳步向前!从年生物医学论文来看,中山大学已经赶超上交大和复旦大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