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肺毛玻璃结节穿刺未见癌,这样的报告可信度 [复制链接]

1#

年诊出全国恶性肿瘤排行榜中,肺癌高居榜首,82.8w,比第二名结直肠癌40.8w,高出不止一倍。

而随着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癌得以在早期发现。

很早期的的肺癌,很多表现都不太典型。

一方面是体积小,一方面是实性成分少,有的甚至没有实性成分,而呈现一种纯毛玻璃一样的改变。

CT上,针对这种早期肺癌多见的特殊影像学表现,给了一个专门的称呼,也就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毛玻璃结节(ground-glassnodule,GGO)。

针对这种类型的毛玻璃结节,目前的主流处理策略,主要是随访及手术。

因为长期随访条件下,结合结节的密度、形态变化,有助于判定结节的性质,如考虑恶变,即可提前采取手术干预。

可近年来,有一种观点却在肺结节人群中悄然播散:

得了肺结节何必随访,何需担心受怕,只需要在CT下做个肺穿刺活检明确一下就可以了。(毛玻璃结节别担心,微创的肺穿刺来定性。呵,你开什么玩笑?)

可是,肺穿刺,真的就这么准吗?

如果肺穿刺到恶性,那这个恶性的诊断肯定能坐实。

但是如果肺穿刺未见恶性证据,那这个诊断就不一定了。

它依然有可能是恶性,只不过没穿到而已。

那么,这个假阴性率到底有多少?

所谓假阴性率,就是穿刺告诉我们是阴性(良性),但实际结果却是阳性(恶性)。

因此,穿刺的阴性结果是假的,也就是假阴性率。

经皮细针穿刺的假阴性率

年,一个韩国学者汇总了延世大学(YonseiUniversity)医院近8年的肺穿刺结果(.3-.12)。

筛选那些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而穿刺阴性的患者纳入研究。

为了明确病灶的真实性质,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或至少2年以上的随访评估。

由此,筛选得到名穿刺阴性的研究对象。

在这里面,有名研究对象最终被判定为恶性。

假阴性率高达51.8%。

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病灶影像学特点与假阴性率密切相关。

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含毛玻璃成分的亚实性病灶中开展穿刺的假阴性风险,是实性病灶的5.6倍(P=0.)。

经皮粗针穿刺的假阴性率

可能有朋友会发问,郑医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