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整合肿瘤学分会科普直播第27届全国肿 [复制链接]

1#
苯丁酸氮芥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70.html
科普宣传周活动

早筛已成为解决恶性肿瘤顽疾的有效方法之一。全球各国都在该领域加大投入进行创新技术攻关。但对早筛标志物常识的匮乏只会加重对恶性肿瘤的恐惧,专业的科普宣传不可或缺。

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积极响应中国抗癌协会号召,整合肿瘤学分会联合肿瘤标志专委会TBM学院聚焦肿瘤早筛标志物,将组织系列科普活动。

直播时间:4月15日19:30

报告嘉宾:聂勇战教授、刘宝瑞教授

主持嘉宾:魏嘉教授、卢瑗瑗教授

科普主题:肿瘤的预防和筛查及肿瘤治疗问题解析

嘉宾简介聂勇战教授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院肿瘤病区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百千万人才获得者。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慢病专项项目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主要临床和研究方向为肿瘤耐药转移机制、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的临床转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刘宝瑞教授

南京大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所长。担任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学会工作。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含国际合作研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等多项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二、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医学科技一等奖、江苏科学技术一等奖等34项科技奖励,主编撰写中英文临床肿瘤学专著5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肿瘤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个体化靶向免疫治疗。

魏嘉教授

南京大医院主任医师,博导,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恶性肿瘤个体化靶向/免疫治疗,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AnnalsofOncology等杂志发表SCI文章68篇。

卢瑗瑗教授

空**医大学西京医院副主任、博导,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美国Vanderbilt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中国抗癌协会青年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消化系肿瘤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表SCI文章6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Medicine等期刊发表SCI论著27篇。参编专著5部。空*高层次科技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年肿瘤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

听课方式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