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居民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居民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肠癌筛查和预防推荐

高危对象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注: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粘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性和炎性刺激。

胃癌筛查和预防推荐

高危对象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1、60岁以上人群;

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溃疡;

4、胃息肉;

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8、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10、恶性贫血者

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预防建议

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4、戒烟;

5、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6、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食管癌筛查和预防推荐

高危对象

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

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筛查建议

食管癌高危人群

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

2、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3、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4、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肝癌筛查和预防推荐

高危对象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

1、感染乙型肝炎病*(HBV)或丙型肝炎病*(HCV)者;

2、有肝癌家族史者;

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药物性肝损患者。

筛查建议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预防建议

1、接种乙肝疫苗;

2、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治疗以控制肝炎病*的复制;

3、戒酒或减少饮酒;

4、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5、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胰腺癌筛查和预防推荐

高危对象

40岁以上,伴有下述任意1项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

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者;

5、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患者;

6、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腔牙周炎史者。

筛查建议

1、上述对象以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2、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一次CT或MR检查。

预防建议

1、戒烟、控酒;

2、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

3、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

4、提倡户外有氧活动;

5、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

胆囊癌筛查和预防推荐

高危对象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越大风险越高);

2、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

3、瓷化胆囊或胆囊萎缩者;

4、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

5、胆囊腺肌症患者;

6、慢性伤寒感染人群;

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人群;

8、炎症性肠病人群;

9、合并糖尿病人群。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和肝胆B超检查;

2、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

预防建议

1.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萎缩、瓷化胆囊以及小于1厘米的胆囊腺肌症病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2.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体检。

编辑:吴小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