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腹泻、便秘的护理1.腹泻:(1)进少渣、低纤维食物,避免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糖类、豆类、碳酸饮料。进食富含营养、有足够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多饮水,每日ml以上。(2)严重腹泻时需暂停治疗,卧床休息,腹部保暖,减少肠蠕动。采用要素饮食或完全胃肠外营养。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和性质,如有异常留标本送检。(3)密切观察腹泻情况,严重者及时报告医师考虑是否停止放、化疗,注意监测血液生化结果,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疑有感染,行大便常规及大便培养检查,控制肠道感染。(4)遵医嘱口服止泻药物如思密达冲剂、整肠生胶囊等。(5)了解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减轻焦虑。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用温水洗净皮肤,轻轻沾干,必要时涂氧化锌软膏,穿棉质松软的内衣,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6)密切观察,早期发现肠出血和肠穿孔的表现。2.便秘(1)尽可能下床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自理活动。(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一些粗粮,多饮水,每日饮~ml。(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按时如厕,进行有规律的腹部按摩,每天起床前用双手按摩结肠行走方向,顺时针及逆时针按摩,有利于促进肠蠕动及排便。(4)观察排便情况,根据进食情况,2天无大便者,应进行处理,3天无大便必须积极处理,一般遵医嘱应用开塞露、缓泻剂等,大便嵌塞时可行油类保留灌肠,或戴手套将干固的粪便抠出。五、骨髓抑制的护理1.保持床铺干燥、清洁。衣服应柔软,勤换洗。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行口腔护理。经常沐浴(使用中性浴液沐浴,擦洗时避免用力导致皮肤损伤)、洗头、修剪指甲。加强营养,鼓励进食,以提高免疫功能,多吃鱼类、蛋类及含铁较多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鼓励摄取大量水分,每天约ml左右。晚期不能进食者用鼻饲高价营养,必要时采用静脉营养。2.严密观察病情及血象变化,避免暴露于易引起感染的环境中。3.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应用缓泻剂以预防便秘,避免灌肠或肛塞剂损伤肠黏膜。4.贫血者,采取渐进式活动方式,由平卧后慢慢坐起,挪到床沿后再坐片刻,慢慢站起,站稳后再开始活动。注意保暖,以促进血液循环。5.白细胞减少时的护理(1)白细胞减少时容易疲倦,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体力。(2)保护隔离:限制来访,戴口罩并每日更换。进入病室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口罩,带菌者或上呼吸道感染者禁止接触病人,定时对病房予三氧机进行空气消*,定时通风,有条件者使用空气净化器。予消*液消*食具、用具每日1次、地面每日2次。保持病人体表、床褥、衣裤干净,陪护人员也应戴口罩并更换干净衣裤、鞋。六、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1.预防出血(1)避免身体损伤:如防止跌倒和受伤,包裹桌椅等设施的尖角。活动及床上移动时动作轻柔,使用护栏,走路时穿防滑鞋,夜间起床时照明要清楚等。(2)去除可能引起出血的因素:尽量避免进行侵入性检查和治疗,如必须进行时,应先检查血小板及凝血时间。进行不可避免的各种穿刺时,应按压10~15分钟,并观察渗血情况。尽可能选用小号针头,避免使用止血带。尽可能能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引起出血的药物。2.控制出血当出血无法避免时,立即压迫出血部位或局部冰敷。(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镇静。(2)肺部出血发生咯血时,取头低足高患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块堵塞气道,必要时用电动吸引器吸出口腔及气管内的血块;消化道呕血时,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立即输血、输液,吸氧。(3)表浅部位出血时,在出血点加压止血,抬高患部并冷敷,防止冻伤。(4)微循环衰竭的护理①意识障碍者给予安全保护措施,使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人,改善缺氧症状。②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尿量及尿色。3.一般护理(1)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清洁,保证足够的睡眠。(2)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原发病调整饮食。3.病情观察(1)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原发性疾病的病情变化。(2)观察出血症状:广泛自发性出血时,可见皮肤黏膜瘀斑,伤口及注射部位渗血或内脏出血等,注意观察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观察有无高凝和栓塞症状;观察有无内脏栓塞引起相关症状。(3)观察有无微循环障碍,如皮肤黏膜缺氧发绀,尿少尿闭,血压下降等。(4)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含量,3P实验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