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癌症日癌症早预防,健康早准备 [复制链接]

1#
医治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www.tlmymy.com/m/

为了应对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年签署“巴黎抗癌宪章”,规定每年的2月4日为“世界癌症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

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首席执行官CaryAdams

作为国际抗癌联盟的会员单位之一,中国自年开始在中国举办世界癌症日活动。年的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AMANDIWILL)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

癌症是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它已经成为人类的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对癌症的认识有多少呢?遇到癌症该怎么办?如何有效的将癌症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呢?

一、癌症的认识

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癌细胞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万例(其中男性万例,女性万例);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万例,超过了肺癌的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但在中国则在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之后,位居第四。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万例(其中男性万例,女性万例),肺癌死亡率位居癌症死亡第一。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万例(其中男性万例,女性万例),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万例(其中男性万例,女性万例),肺癌死亡率遥遥领先。

年中国癌症死亡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二、通过避免接触常见的高危因素可预防多种癌症

癌症的成因癌症源自于一个单细胞。从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一个肿瘤细胞要经过一个多阶段过程,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这些变化是一个人的基因因素和三种外部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外部因子包括:1、物理致癌物质,例如紫外线和电离辐射;2、化学致癌物质,例如石棉、烟草烟雾成分、*曲霉*素(一种食品污染物)和砷(一种饮水污染物);3、生物致癌物质,例如由某些病*、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病*:乙型肝炎和肝癌、人乳头瘤病*(HPV)和宫颈癌,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HIV)和卡波希氏肉瘤。细菌:幽门杆菌和胃癌。寄生虫:血吸虫病和膀胱癌。老龄化是癌症形成的另一个基本因素。癌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极可能是由于生命历程中特定癌症危险因素的积累,加上随着一个人逐渐变老,细胞修复机制在有效性上具有走下坡路的倾向。

烟草使用、酒精使用、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偏低以及慢性感染乙肝病*(HBV)、丙肝病*(HCV)和部分类型的人乳头瘤病*(HPV),都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癌症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人乳头瘤病*造成的宫颈癌,是低收入国家中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高收入国家,烟草使用、酒精使用以及体重超重或肥胖是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加强防癌意识极为重要

说了这么多,如何加强防癌意识?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1、积极乐观,避免消极、压抑等负面心态;

2、坚持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同时防止过度疲劳,维持良好的免疫力;

3、生活规律,不熬夜,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睡眠质量;

4、戒烟,忌酗酒;

5、丰富、全面、平衡的营养,饮食上要做到低盐、低脂肪、摄入适度高质量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日多种绿色蔬菜和水果等。

(二)、预防战略—大力避免危险因素

1、针对人乳头瘤病*和乙型肝炎病*等接种疫苗;

2、控制职业、环境危害,减少暴露于阳光时间;

3、重视有家族癌病病史,定期筛查体检。

(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果及早发现和治疗,可降低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负担。癌症的及早发现可通过筛查体检和癌症早期临床症状来实现,目标是在癌症限于局部时(转移之前)发现它。筛查体检可包括肿瘤相关的抽血检验(如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如X线、B超、CT、磁共振等)。

防癌筛查体检适用于所有人群,原则上20岁以上的成人即可参加癌症检查,当然高危人群更要重视。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工作类型、生活习惯、特殊疾病史和家族史等,一般认为95%以上的癌症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大于女性,有不良嗜好及饮食习惯、职业疾病史、特殊疾病史(肝炎、家族性息肉病)及肿瘤家族史等。

四、总结

随着医学科技的提高、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理的逐步认识、以及靶向药物和治疗技术不断创新,癌症目前已经成为了可被控制的慢性病。癌症不但可防,而且可治。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早诊而治愈;1/3的癌症患者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癌症不等于死亡,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治愈率不断提高。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癌症5年治愈率已达65%,我国大中城市也已达到40%左右。

专家介绍

李志明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江医院肿瘤科主任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主任

?江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

?江西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成员

?医院学会中医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中医肺癌联盟副主席

?江西省抗癌协会理事

?江西中医药大学肿瘤临床转化实验室负责人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

师从国医大师、岭南中医肿瘤学派创始人周岱翰教授,跟诊多位名师。喜爱中国传统文化,醉心中医,提倡中西医并重,倡导肿瘤综合治理模式,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妇科肿瘤、脑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癌前病变等。在体质调理、养生防病、肿瘤相关性疼痛、久咳、疲乏、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方面颇有心得。临床诊治提倡“以人为本”,主张全方位、全周期的患者管理。倡导“一切为了病人,手段何分中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推崇全身+局部联合治疗模式。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编辑:钟世芳审核:沈德森

好文推荐

1:惊讶!女性免疫力“过强”竟然可能导致损胎流产?

2:周围性面瘫自我康复

3:口臭、胃难受只是胃病?出现这些症状过年要当心!

4:看着“富贵”的富贵包,小心变成夺命包,常做这几点,赶走富贵包!

5:小儿过敏性鼻炎有妙招,扶正息敏疗效好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