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论是谁,都可以为创造一个没有癌症的世界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诉讼金融”刊发诉讼金融俱乐部伙伴及其亲友的观点、消息、故事、产品或服务。希望藉此促进诉讼金融俱乐部伙伴及其亲友间的交流与互助。

刚刚过去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国际上能以一种疾病命名世界日的不多,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见这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目的是引起公众重视并呼吁采取行动。

据WHO统计,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万人,癌症导致死亡约万人。其中女性乳腺癌占到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的11.7%,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5%)。其次是肺癌(11.4%)、大肠癌(10.0%)、前列腺癌(7.3%)和胃癌(5.6%)。肺癌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18%。

1、癌症是人类生活行为性疾病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事都有因果。疾病也是如此。一般讲,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需要几年至几十年的演变,并非今天得癌是昨天之事。也就是说,长期的吸烟、饮食不健康、超重和缺乏运动、环境污染等,早已为今天的结果埋下了祸根。因此,年WHO将癌症定义为人类生活行为性疾病,是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除了少数儿童的先天性肿瘤之外,绝大部分恶性肿瘤遗传因素均非主因,估计遗传因素只占恶性肿瘤的5%。

2、癌症是老年性疾病

癌症是一个老年性疾病,发病峰值在60岁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必将伴随癌症高发。有人说,我身边的癌症患者好多是年轻人,这与年轻人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有关,他们一旦发病,社会反响大(如明星患病)。其次,年轻人的健康意识、经济能力比较强,能够定期体检,因此检出率比较高。再者,与人口结构有关,年轻人比例高,患癌的绝对人数就多,但是患癌的比例不一定高。

3、癌症是经济水平的参考指标

以乳腺癌为例,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高收入国家的妇女,如北美和欧洲,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发病率较低,但随经济发展正在呈上升趋势(如中国)。因此有人称乳腺癌为“富贵病”。通过早诊、早治,乳腺癌预后较好。但是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如:美国黑人与白人),在生存率方面差异很大,这些差异主要是诊疗导致的,与经济水平有关。

4、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癌症与环境污染、全球变暖、传染病、*品泛滥等一样,是人类面对的巨大挑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此需要所有国家、所有人相互合作、共同应对,这个不难理解。癌症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患什么肿瘤不能人为选择、因人而定(如乔布斯等),所以说癌症面前人人平等。虽然说经济水平高可以延长生命,但是也不是绝对成比例提高。这在世界上是为数不多的公平性事件,因此,才可能唤起所有人,想办法共同参与去解决这个难题。

5、战胜癌症,道阻且长

癌症的发生发展异常复杂,年,人类基因谱测序成功后,以为可以将肿瘤的基因谱与正常人类基因谱对照,按图索骥发现异常基因并加以置换治愈癌症。可是魔高一丈,道高才一尺,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原因在于癌症是多基因多步骤导致的,几十个几百个基因组成不同的功能组,无法通过简单的基因置换治疗癌症,相反可能还会产生新的副作用。几十年来,医学的研究和临床诊疗总是在报道的一个个重大突破之后重归平静,关键就是人类对癌症的认识还只是管中窥豹,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止人们战胜癌症的勇气和信心。

6、年世界癌症日主题“我现在,我将来”的含义与呼唤

年是“我现在,我将来”(IamandIwill)承诺运动的第一年,今年是三年计划的收官之年。这个主题的含义就是鼓励人们去思考,可以做些什么,减少癌症对自己、社区和世界的影响。无论你是谁,都可以为创造一个没有癌症的世界,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由此,我想到我自己,我为癌症现在、将来还能做些什么?

7、我的“癌症”人生

我自己作为一名从事肿瘤专业的外科医生,已经在临床一线工作了31年。我也记不清治疗了多少癌症患者。近年来,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患者越治越多。几年前我自己也先后患上两种肿瘤,经过治疗又走上了工作岗位……

我的“癌症”经医院徐光炜院长的启发与感召,使我看到单靠一对一的癌症治疗,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从源头防治,走肿瘤预防与科普之路,可以把我有限的时间和技术更好地惠及大众。我创建的自己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