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当你遇到检查不出病因的病,就要提高警惕,谨防癌症的发生。能让结果水落石出的一种方式就是中国检科院中检健康的早期癌症筛查,早期癌症筛查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癌的概念
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二、癌症发病的因素
外部因素
(1)物理因素,主要指紫外线,辐射,另外,因为石棉会引发胸腹膜间皮瘤,也通常被认为是物理因素。
最早发现放射线致癌,是X光技术刚刚出现时,一些经常和放射性仪器接触的人得了皮肤癌。在广岛和长崎原子弹后,最常见的是血液癌症。这是因为造血细胞一直处于分裂造血过程中,在辐射后,修复机制往往不能及时修复DNA损伤,造成DNA变异被复制保留了下来。另外血液中的癌变不像肿瘤,能很快的反映出来,可以在早期就被发现。一般来说,白血病在辐射事件发生后两年开始出现,在4-8年内达到高峰,以后会下降。而因辐射诱发的肿瘤则要有至少5-10年的潜伏期,多则可以超过20年。至于紫外线,是造成皮肤癌的重要因素。
(2)化学因素,这个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了。因为吸烟是最常见的致癌因素。美国的烟民比例是21%,中国是29%。美国的抽烟人数在二战时迅速増加,结果三十年后的七零年代,肺癌人数激増。现在美国,虽然吸烟者数量已经下降,因吸烟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癌症新病例依然排名第三,而死亡人数则高居第一,占全部癌症的1/3。吸烟导致的最主要癌症是肺癌,除此之外,吸烟还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和许多其它癌症,比如口腔癌,膀胱癌。而且,据研究,吸烟者如果同时酗酒的话,则对加速致癌有奇效。除了烟草,其它还有很多化合物可以致癌。比如腌制食品易诱发胃癌在内的诸多腺癌。像苯这样的化合物,则易诱发白血病。
(3)病*和感染,据研究,急性的炎症对癌症大多有抑制作用,但是慢性的长期炎症,却有可能诱发癌症。
最常见的,是肝炎病*。丙型肝炎中,有20%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后,又会以每年1-5%的速度形成肝癌。据分析,肝炎病*自己不致癌,但是它会大量杀死肝细胞,造成肝细胞过度分裂诱发癌症。另外,像*曲霉素或酒精这些有诱发癌症能力。
其它的,比如因为细*感染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会诱发前列腺癌。这是美国发病率第二名的癌症。
内部因素
所谓内源,就是癌症因细胞自身分裂时产生了复制错误,久而久之,错误积累起来,形成了癌变。由于DNA变异虽然机率微小,却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时候就是一个个独立随机事件累加,一般在年老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也是最常见的癌症起因。
最常见的,是两种乳腺癌的抑癌基因,BRCA1和BRCA2发生了变异。携带变异基因的机率,在普通人中是到分之1。如果BRCA1有一个出现了缺失变异,在70岁以前,得乳腺癌的机率是50-65%,得卵巢癌的机率是35%-46%,而如果缺失发生在BRCA2上,机率则是40%-57%和13-23%。所以现在已经有些西方妇女在年轻时就查此基因(尤其是家里有乳腺癌病史的化),一旦发现是变异基因,就会做切除手术。
不良生活习惯
饮食和生活习惯对癌症也有很大影响。估计这也是普通老百性最关心的,就是吃什么能防癌,什么会致癌。
很遗憾的是,现在对这方面的研究,肯定的结果不多。最明确的结果是,过量饮酒会诱发癌症。另一个几无疑议的结论是,吃的太多,运动太少的人得癌症的机率增加。少运动的人易得乳腺癌,大肠癌。而肥胖者,除了这两个,还有食道癌,各种腺癌,肾癌等诸多癌症。
三、所有癌症早期症状
任何一种病,在发病前夕总会表现早期症状。如果了解这些信号,就可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特征,就有可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常见多种癌症早期症状信号有哪些呢?
(1)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是食管癌的首发信号。
(2)上腹部疼痛,人们习惯叫它心口疼。平时一向很好,逐渐发现胃部(相当于上腹部)不适或有疼痛,服止痛、止酸药物不能缓解,持续消化不好,此时应警惕胃癌的发生。
(3)刺激性咳嗽,且久咳不愈或血痰 肺癌多生长在支气管壁,由于癌细胞的生长,破坏了正常组织结构,强烈刺激支气管,引起咳嗽。经抗生素、止咳药不能很好缓解,且逐渐加重,偶有血痰和胸痛发生。此种咳嗽常被认为是肺癌的早期信号。
(4)乳房肿块,正常女性乳房,质柔软。如果触摸到肿块,且年龄是40岁以上的女性,应考虑有乳腺癌的可能。
(5)鼻涕带血,鼻涕带血主要表现为鼻涕中带有少量血丝,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往往是鼻咽癌的重要信号,鼻咽癌除鼻涕带血外,还常有鼻塞,这是由于鼻咽癌症块压迫所致。如果癌症压迫耳咽管,还会出现耳鸣,所以,鼻涕带血、鼻塞、耳鸣、头痛特别是一侧性偏头痛,均是鼻咽癌发生的危险信号。
(6)腹痛、下坠、便血,凡是30岁以上的人出现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有下坠感且大便带血,继而出现贫血、乏力、腹部摸到肿块,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其中沿肠部位呈局限性、间歇性隐痛是大肠癌的第一个报警信号。下坠感明显伴大便带血,则常是直肠癌的信号。
(7)右肋下痛,右肋下痛常被称为肝区痛,此部位痛常见于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有些患者右肋下痛持续几个月后才被确诊为肝癌。所以右肋下疼应视为肝癌的信号。
(8)头痛、呕吐,头痛等多发生在早晨或晚上,常以前额、后枕部及两侧明显。呕吐与进食无关,往往随头痛的加剧而出现。头痛、呕吐是脑瘤的常见临床症状,应视为颅内肿瘤危险信号。
(9)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造血系统的癌症,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常有发热现象。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在淋巴结肿大的同时,病人可出现发热、消瘦、贫血等症状。因此,长期原因不明的发热应疑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信号。
出现以上种种可疑信号,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做个早期癌症筛查。
中国检科院中检健康的早期癌症筛查采用蛋白质组学飞行质谱检测技术,从功能蛋白的角度,对与肿瘤生长相关的一组特定的肿瘤相关蛋白进行蛋白质组的定量检测,其敏感性与特异性高达90%以上,能高效精准地发现身体“癌前”病变,发现病症于“萌芽”状态,只需3ml血液,对常见各种肿瘤细胞可在其病变细胞形成之前8-12年发现,做到细胞癌变的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
我们知道肿瘤是一种慢性病,其形成过程(潜伏期)有10-30年的时间,若能早起发现,90%都可痊愈。因此,只要我们能及早做癌症筛查,发现病症于“萌芽”状态,然后在疾病形成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就可以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进程,达到治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