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奇迹这位走过10年的恶性肿瘤患者,是 [复制链接]

1#

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前,67岁的退休老教师林大爷因纵隔恶性肿瘤无法手术,辗转医院肿瘤科,找到了廖大忠主任。

10年过去了,林大爷现在他身体健朗,买菜做饭、洗衣拖地都不在话下,还能照顾老伴。

这十年发生了什么?

让当年的恶性肿瘤患者越活越精神!

当恶性肿瘤来敲门

他遇到廖大忠这位好医生!

年早春,林大爷因吞咽困难、动则气喘,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纵隔恶性肿瘤晚期,无法手术,建议回家疗养。但林大爷和家属不愿放弃,辗转、多方打听,医院水井沟门诊部,找到了肿瘤科主任廖大忠,经科室讨论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林大爷在医护人员的帮助、鼓励、悉心照顾下,坚持先后7个周期的化疗,配合长期服用中药,吞咽困难及气促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胸部CT纵隔包块明显缩小。

转移迫在眉睫

无奈的再次治疗收效甚佳

年秋天,林大爷发现右颈部长出包块,并逐渐长大,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便再次来到肿瘤·血液病科忠山住院部,找到廖大忠主任和温婷主管医师,建议林大爷进一步检查,经右颈部包块活检确诊转移性低分化癌。

当时的林大爷已经年逾七十,家人担心林大爷无法再承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廖大忠主任和温婷主管医师及全科室医护人员对林大爷的身体状况再次进行全面评估,经全科病历讨论,制定了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林大爷和家人出于对廖大忠主任及科室的信任,再次同意了治疗。经过4个周期的化疗,并针对纵隔肿瘤及颈部转移瘤行放疗,期间配合中医中药的内服、外治,林大爷右侧颈部包块消失,纵隔占位缩小,声音嘶哑症状也消失了,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此后林大爷坚持在廖大忠主任门诊处中医药治疗,病情稳定。

历经两番寒彻骨,古稀老人凯旋而歌

十年相处,信任这条纽带把林大爷和廖大忠主任及肿瘤·血液病科这个大家庭联系在了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医患情谊。廖大忠主任和科室医护人员多次在节日期间,拜访林大爷,一起聊聊家常。林大爷和他的家人还会时常给廖大忠主任打去关心的“廖主任,吃没吃饭啊?不要挨饿,对身体不好!时间很晚了,该休息了!”

就在一周前,77岁的林大爷再次来到忠山肿瘤科复查,经温婷主管医师的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提示目前病情稳定。知道林大爷病情的老朋友打趣地说道:“医院把诊断搞错了,你可能不是癌症,你这种癌症哪活得到这么久!”林大爷总是笑呵呵的说:“要相信科学,我这就是廖大忠主任说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些肿瘤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我就是最好的例子!”

活过10年的恶性肿瘤患者

是怎么治疗的?

廖大忠主任说,有很多癌症病人因为长期的放化疗,引起比较严重的*副反应,机体免疫力下降又会导致肿瘤复发转移。

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施治,结合我们多年的肿瘤防治经验,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运用补气养血、培补脾肾、健脾和胃等扶正祛邪的中医治疗法则,有效缓解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引起的*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体质,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

10年很短,一眨眼就过去了。

但是对每个癌症患者来说却很长很长……

林大爷走过这10年,让更多癌症患者的10年成为可能,他也正在走向下一个10年!再下一个10年……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战胜肿瘤。

加油!

廖大忠简介

西南医院肿瘤·血液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会委员,泸州市医学会第二届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第一届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二届肿瘤医师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当代临床肿瘤诊治与实践》主编,《临床中医学》(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委。长期在泸州医学院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30余年,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专业近20年。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深入研究。主持研发1个纯中药院内制剂(参白扶正颗粒),在临床广泛运用多年,疗效显著。主持和参研厅市级、省级科研课题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年获西南医科大学首届“教书育人模范”,曾获四川省人民*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城北门诊时间:周一、五上午

水井沟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审稿/汪建英

编辑/王凡

校对/张小玉

投稿邮箱:LYZYYXCK

.CO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导言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位技术的提高以及放射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进展,放射治疗已迈入肿瘤精确治疗的时代。

郎锦义教授简介

电子科技大医院*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专委会副主委,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享*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首批天府万人计划专家,四川省人工智能联盟副主席,四川省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中心分中心主任。

8月3日,郎锦义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社旗下新媒体“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访谈时表示,放射治疗充分显示了杀伤肿瘤细胞、提高肿瘤控制率、保护肿瘤周围正常器官的技术优势,而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作为精确放疗的技术保证,其研究与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

目前我国已具备高水平的放疗技术,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分布不均的特点,在人均设备配置数量等方面仍存在上升空间。

放射治疗临床上适用于大部分的肿瘤患者,例如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就是放疗。

郎锦义强调,目前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方式是早诊断、早治疗,针对不同部位可采取不同的筛查方法。如针对消化道的肿瘤筛查可进行肠镜、胃镜的检查,针对胸部的肿瘤筛查可进行低剂量CT检查。

此外,其他类型的生化检查都可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因遗传、吸烟、饮酒、长期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等都可能是肿瘤的诱发因素,需根据个人家族史、生活史进行个体化肿瘤检查。

郎锦义表示,据研究表明某些病*的感染与肿瘤的形成存在一定的联系,除了基因遗传因素,一些外部因素也是肿瘤的诱发因素,如病*感染、长期的化学环境接触等因素等。

如人乳头瘤病*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人体长期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可能会导致胃癌,长期EB病*的感染可能会导致鼻咽癌等,感染所诱导的肿瘤的过程较长,可能会持续10-20年。

从癌细胞在人体的产生、分化到最后形成肿瘤,有了自觉症状也往往已到了癌症晚期。

郎锦义提示,癌症的发生呈现“后续效应”,注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地预防癌症。不良生活习惯易诱发肿瘤,如长期饮用温度过高的茶水、长期食用高温食物都会一定程度上刺激食管,喜食槟榔、腌制品人群的口腔和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

本内容来源于: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商务合作

马先生(手机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