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两分钟全球就有1名新发淋巴瘤患者,每年死亡人数超过20万。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6.68/10万,且每年呈上升趋势。目前,淋巴瘤是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鉴于此,从年起,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日”。
那么,如何科学防治淋巴瘤呢?下面,医院血液科主任钟大平教授为大众答疑解惑——
一、淋巴瘤究竟是什么?
淋巴细胞本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专门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外敌,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身体内部环境的“整洁有序”。它广发分布于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结外组织。
如果淋巴结处的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就可能会形成淋巴瘤。除头发、指甲以外,几乎全身各个部位都可以发生淋巴瘤。
该疾病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从青少年到老年都可发生,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二、如何预防淋巴瘤?
(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心健康,不要过度疲劳,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
(二)每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三)少吃油炸、烟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做到荤素搭配,尽量戒烟戒酒。
(四)55岁以上人群保证每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尿检、肝肾功、胸部DR、心电图、彩超检查等,可适当增加肿瘤标志物方面的检查。
三、不幸患上淋巴瘤,
会出现哪些症状?
(一)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块,一般生长在颈部,也有可能在腋窝、腹股沟处。
(二)体内深部淋巴结肿块,这类要按部位区分——攻击纵隔、肺门的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攻击肠系膜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的表现为腹痛肿块、肠梗阻等。
(三)结外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肿块:肝脾肿大、视物模糊、语言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等表现。
(四)侵袭性或高度侵袭性淋巴瘤,淋巴结发展快速,容易融合成更大的肿块,甚至引起压迫、水肿、阻塞等症状。
(五)此外,盗汗、体重减轻、莫名的发热、皮疹等也可能是淋巴瘤的表现。
四、淋巴瘤分为哪些类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系统肿瘤病理分类标准”,目前已知淋巴瘤有80种左右的分类,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10%左右,是一组疗效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并且发病率逐年升高。
五、怎么科学治疗淋巴瘤?
对于淋巴瘤,当下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机体功能、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患者治愈率,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
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全身化疗、局部放疗、免疫治疗、手术切除病灶、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为普及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9月15日,医院血液科举行大型专家惠诊活动——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免挂号费。
而且,当日下午还开展淋巴瘤患者关爱活动,专家作主题讲解、患者分享丰富的治疗经验,现场还将派送暖心小礼物!
据介绍,医院为国资投入医院,拥有余名来自原第三医院医院的专家,医院收费价格标准,是医院,也是泰康人寿、平安人寿、中国人保等多家医院。
在此,钟大平郑重表示,加强淋巴瘤患者的规范化诊疗和全程化管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临床医生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从诊断、治疗到康复,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
惠诊科室及专家代表简介
医院血液科由原医院江北院区血液科主任钟大平教授领衔,拥有多位资深专家,是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骨干技术队伍。
科室拥有高水平的血液病诊断平台,专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包括综合支持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科室设有门诊、普通病房、层流病房、血液病诊断室,编制床位张,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20张。
住院病房位于住院部A座15楼,病房宽敞舒适、设施配套齐全,拥有血管超声引导仪、自动输液泵、净化病房、生物安全柜、等离子空气净化消毒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钟大平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原医院江北院区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知名血液科专家,从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血液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难治性免疫性血液病的诊治。
中国女医师协会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医院协会血液管理委员会常委、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科委项目评审专家、西部陆军评残专家组成员等。
何玲血液科主任医师
原医院血液科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知名血液科专家,从事临床医学工作30余年,在血液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治方面,临床经验颇丰。擅长贫血、出血性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
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统计源论文30余篇、SCI论文2篇,参编专著1部。曾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贵州省血液分会常务委员、贵州省专家库专家。
李苗血液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原医院血液科护士长。从事血液科护理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护理临床经验、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擅长病房管理、护理管理及血液专科护理。能娴熟开展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恶性肿瘤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护理,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及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血管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ICC)。医院,深造学习护理临床及护理管理知识,被聘为医院首批静脉治疗高级临床护士。以第一负责人获实用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曾任重庆市中西医结合生命关怀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山城志愿者服务中心监事。
特约采编:吴正竹
特约审核:熊孝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