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向癌症患者隐瞒病情还是如实告知这是最好的 [复制链接]

1#

一位父亲因病入院,身边围满了家人,时常能看到有亲戚、朋友来看望他。老人像往常一样和他们说着家长里短,时而开怀大笑,丝毫看不出患病的痕迹。

然而病房外,老人的家人满面愁容、低声啜泣,亲戚、朋友也是一脸沉重。原来老人得了绝症,家人和亲戚为了不让他担心,向他隐瞒了病情。

这是电视剧上常有的片段,却是现实生活中的缩影。当这一幕成为现实,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当我们的家人真的确诊出了癌症,你是选择隐瞒还是如实告知?选择隐瞒,病人会配合治疗吗?如实告知,病人会承受不住吗?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是一个两难的话题,却是家人患病后,家属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是否要告知患者实际情况。

患者更愿意知晓病情

很多家属选择对患者隐瞒病情,主要因为害怕患者无法承受,大部分家属是害怕患者知道自己患癌症后会产生拒绝治疗、过度忧伤,甚至绝望、轻生的念头。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9%的家属主张采取不同程度的保密措施,目的是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

这看起来像是“善意的谎言”,但事实上,我们对患者隐瞒病情的行为就是好的吗?

(图片来源:摄图网)

根据调查显示,有62.22%的家属主张临终前才告知患者实情。然而,有关人员对此进行了调查,据资料显示,88%恶性肿瘤患者愿意知道病情,29%愿意直接得知病情,仅有12%不愿意知道病情;90%以上的病人希望了解自己的真实病情、有关治疗手段及护理方法。

如果将此问题上升到法律和医学层面。从法律角度说,对患者本人隐瞒病情实际上是违背了告知义务、知情的权利;从医学角度来说,患者只有在了解自己所患疾病后才能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等。

告诉病人真实病情会更好吗?

患者在确诊为癌症时,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不是患者,而是患者家属。与此同时,家属在震惊之余常常会做出隐瞒患者真实病情的行为。

当家属站在自己的立场为患者“考虑”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患者本身的想法。这也导致很多家属在“该不该告知患者病情”这个问题上,会跟病人辩解,但结果是越辩越凶,最后进阶到无法沟通交流的状态。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明明是家属为了病人着想,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的局面呢?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有一名医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人在亲人患癌症的时候会选择隐瞒,而85%的人表明,如果自己患癌则希望自己能知道病情。

可能你对这个结果不太明白,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解释:

作为患者(85%的那部分人),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是因为对自己内心的承受能力有把握,但为什么站在家属的立场时看待的问题就不同呢?也许换位思考后就可以明白。

作为家属,在不想让患者知道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却要让患者乖乖听话接受各种治疗,患者肯定会有怨言。长此以往,家属既要忍受患者的不良情绪,从中开导他们,还要担心患者即将离去的事实,压力扑面而来,濒临崩塌。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为患者,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以为简单的修养一段时间就好了,不明白家人们为什么要费尽周折的请那么多医生、让自己吃一大堆药、做各种手术、打各种针水......内心产生狐疑或者开始和家人闹矛盾,导致出现不愿意配合治疗或拒绝治疗的情况。

别因为隐瞒病情留下终生遗憾

家属应该明白,对患者完全隐瞒病情并非易事。在这个信息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各项检查进行、以及对癌症认知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患者真的想要了解自身疾病信息,家属想方设法隐瞒病情是不可能的。

善意的谎言总有被戳穿的时候,与其被动的戳穿,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放下自己的立场,将选择权交给患者自己,去倾听、去感受,寻找患者的真实想法,尝试理解患者的处境。或是通过其它慰问的方式将病情告诉患者,也许病人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坚强!

(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文献资料表明,尽早告知病人病情可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可以减少抑郁发生率。告知病人实情可以让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让病人完全知晓自己的病情,还有利于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见自己想见的人,完成自己的心愿,不致于留下遗憾。

即使家属隐瞒病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于病人而言,在明白事实的真相以及未了却心愿后就匆忙离去,这才是生命的一大遗憾。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文章吧:“没有告诉我爸得了癌症是我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离世前不解的眼神,好像在说,我只是个普通的病啊,为什么就这样了。”

感谢您阅读到此,如果觉得对您有用,记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