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身患癌症,惨遭裁员,癌症治疗结束后,想回 [复制链接]

1#

PS:如果有保险问题,可以直接进我主页私信我

这两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疫情伴随着大范围裁员,月入6W的家庭都步入破产边缘,更不用说那些本就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儿了。

有些苦难,可能熬一熬就过去了。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都要为生计而抗争、而发愁了...

01一名36岁的乳腺癌患者,在知乎上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结婚6年多,经济独立,甚至是家里的赚钱主力。虽然辛苦,但是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没曾想,却被查出乳腺癌,还是最难治的那一种。

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活到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的那一天...

现在失业了,没了收入来源,

病中的她甚至还要考虑该怎么挣钱...

看到这,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了:《劳动法》不是有明确规定,企业在员工医疗期间内不能进行辞退吗?

确实,法律对患病员工有一定保护,

但这个保护实在是太有限了。

大部分人,可能也就有个3~6个月的医疗期。

法定医疗期满后,公司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其劳动合同呢?

《劳动法》里也有规定: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6个月期满,

这个可怜的母亲连后续的化疗都还没开始做,显然是不具备后续正常工作的条件的。公司通知解约,虽然薄情,但是法律上也没毛病。

更令人心痛的是——这并不只是个例。

专门搞癌症科普的“菠萝因子”曾发起过一项调查:

癌症治疗结束后,想回去工作有多难?

从投票结果来看,只有44%的人能回到原来的岗位,17%的人回到了原来单位,但调换了岗位,11%的人换了工作,还有28%的人没有继续工作....

是他们不愿意再继续工作了吗?

不,大部分人的现状都是:想工作而不得。这其中甚至不乏知名大厂的员工、高管。

在大厂担任高管,工作7年,多次做出重大贡献。不幸罹患透明细胞肉瘤,一种3年死亡率高达80%的绝症。扩大切除后,又回到了工作岗位,随后经历了扩散、截肢、放疗、化疗、复发、扩散反复的过程。第二年,病假中的他接到HR“劳动合同顺延至病假期结束”的通知....

从双一流院校毕业后就进入大厂搬砖,兢兢业业工作了5年。长期的熬夜加班,导致他患上了扩张性心肌病,需要依靠心脏移植才有一线生机。但公司得知他生病后,非但没有特殊照顾,反而采用降低考评、调整工位、背调威胁、保安驱赶等各种手段逼他自行离职。

....

02那些有幸保住了饭碗的人,职业生涯也因此大受影响。

有的被同事领导排挤、边缘化;有的付出了十二分努力,也都不再有机会出现在晋升、评优的名单里;有的甚至还被调离了原本的岗位,收入大幅下滑...

治疗结束后回到原来岗位,继续努力工作,希望被正常看待,得到认同。但尝试过好几次晋升机会,都败给了能力比自己低一点的人。

作为一个热爱事业的人,尽管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做心理建设,也难以抵抗工作上的不公和偏见,以及人际关系上的疏远和排挤。

我只不过是一个处级单位的中层领导,患病前在工作中都是冲锋陷阵的拼命三郎。在我治疗结束即将重回工作岗位之时,万万没想到,领导以身体要紧为由,多次劝我放弃现有岗位,转为非领导职务。

在一家物流公司担任大客户经理,工作了24年,可以说是公司的元老。在体检中被查出肝癌后,医疗期间的月工资由2万5骤降至元,每个月要倒贴多元缴纳社保。

网友“小熊”说,回归工作岗位以后,拿着全单位最低的工资,连新进单位的实习生薪水都比自己高,想过换工作,但看到身边病友找工作的困境,还是继续待着吧,有一份收入总比没有强...

03“小熊”的担忧不无道理

因为一旦手头的这份工作没了,想要再重新找到一份满意的新工作,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如实告知,谈得好好的面试,没有了下文;隐瞒病史,也可能过不了体检那关。

有些年轻的患者,甚至还没出校门,就遭遇了社会的毒打...

对很多人来说,罹患大病就意味着长久失业。

04大病带给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很多人以为,生病只是人生的一个坎,纵有万千困难也都只是暂时的,康复以后,还可以继续去上班、去拼搏,一切还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但现实却很残酷。

电视剧《紧急公关》,老总谈到辞退确诊肝癌晚期员工

作为成年人,

我们害怕罹患大病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和治疗时的种种痛苦;更对患病后,是否能够继续创造收入,感到迷茫和恐惧。

我并不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只是想社会能让我像个正常人一样有相对广的就业选择。讲实话,找工作时的低落,要更甚于我得知病情和治病的时候。跟肿瘤比,我觉得这个社会更残酷、更难让我战胜。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跟大家强调,「重疾险应该人手一份,并且保额一定要买够」。对普通人来说,想要抵御这样的风险,弥补大病造成的收入损失,重疾险可能是唯一的工具。

预算有限时,可以尽量把保额做高,在期限上做一定妥协。

比如,可以先保到70岁,等以后有钱了再加保也不迟。

毕竟相比之下,“明年发生风险怎么办”的紧要程度,肯定是要远高于“80岁发生风险怎么办”的。

至于多少保额合适,

我的建议是——至少要能覆盖两个部分的费用:

一个是大病带来的额外花销,尤其是医保和医疗险不能报销的部分,比如长期的康复疗养护理费用、异地求医的路费/住宿费/生活费等,保守估计在30万左右;

再一个就是收入损失的弥补,至少要能保证即使三五年不工作,都不成问题。

毕竟如果得了大病,在工资缩水,甚至没有工作收入的情况下,

能有这样一笔钱给到手上,缓解房贷、车贷的压力,帮助支持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支出,也许就是最大的安慰和依靠了。

现在乙肝和艾滋携带群体遭受歧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