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就是看不起我!”
随着95后、00后进入职场,网络上对酒桌文化的讨伐突然就强烈了起来。酒太难喝、喝醉后头晕脑胀难受、喝酒伤肝……
(图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实际上,酒精的危害还不止于此。
7月13日,TheLancetOncology发布一项全球的癌症负担报告。报告结果显示: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具有因果关系。
喝酒相关的癌症这么多,一看吓一跳!
研究人员统计了年的文献报告,并综合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
我们来看一看年全球可确定是由饮酒摄入影响的癌症病例数:
表1按癌种和性别分列的年全球酒精可归因癌症病例数、人群可归因比例、酒精可归因病例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在这些癌症中,食管癌、咽癌、唇癌及口腔癌是与饮酒关联最为密切的癌症。
饮酒关乎多种健康问题!
饮酒是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坏事。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有害使用酒精可致多种疾病。
伤肝脏
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代谢。长期饮酒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而肝硬化被认为是肝癌的癌前病变。
伤心脏
饮酒可使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突发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等风险。
伤大脑
大量饮酒可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引起酒精中毒性痴呆等。
伤胃肠
大量饮酒会刺激胰腺分泌,容易导致急性胰腺炎,胃溃疡及胃癌发生风险也会增高。
伤性器官
酗酒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进而造成夫妻关系紧张等。
“心理感冒”
长期饮酒易影响心理健康,可表现为焦虑、抑郁。在慢性酒精中毒者中,有6%~20%患者有过自杀行为。
中国人喝酒致癌风险最高,饮酒量却越来越多
在全球范围内,东亚、东欧地区的人群喝酒致癌的风险最高。《柳叶刀》子刊这篇文章尤其提到了中国,与蒙古、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一同被认为是酒精致癌风险在最高的地区。
下面这两个地图就是世界各地男性、女性新发病例中与酒精相关癌症所占的百分比,颜色越深,比例越大。
年全球酒精可归因癌症病例占比(男性)
年全球酒精可归因癌症病例占比(女性)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我国男性新发癌症病例中与酒精相关的病例数占比,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到颜色最深的水平(≥6.8%);我国女性的新发癌症病例中,这个比例也不低(1.3%~1.8%)。
小酌怡情?你可能喝得太多了!
家人朋友聚会、公司年会,酒桌上,觥筹交错之间,总免不了喝几杯。那么,喝几杯算是小酌?到底有没有安全剂量呢?
本次报告将这74万个病例的酒精暴露量分为3个等级:
适量饮酒:酒精摄入量<20g(约2杯)每天;风险饮酒:酒精摄入量在20~60g(约2~6杯)每天;大量饮酒:酒精摄入量>60g(约6杯)每天。
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平时喝酒是否有超标?
这74万例可归因酒精的癌症病例中,大量饮酒、风险饮酒的病例共占86.1%,而适量饮酒的仅13.9%。相对来说,每天饮酒量越少,癌症风险越低。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小酒怡情,大酒伤身”。
人们对于酒多伤身的认知一直存在,可小酒真的怡情,真的有益吗?
4年,意大利学者发表了一篇调查文献,他汇总了过去三十多年发表的喝酒与肿瘤等14种疾病以及受伤情况。
结果发现:即使每天只摄入25克酒精,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的增加。
患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喉癌增加43%,食道癌增加39%,慢性胰腺炎增加34%,乳腺癌增加25%,肝硬化增加1.9倍等。
全球主流医生均建议不宜饮酒。少量有益的“少”也会因人而异,目前尚无确切说法。
尽管风险饮酒、大量饮酒的癌症病例数占大多数,但适度饮酒一样存在风险。
中国人喝酒致癌风险大,凭什么?
已有证据显示,酒精可以通过多种生物学途径导致癌症发生。
乙醇可以在体内代谢产生乙醛,这一物质可能引起DNA、蛋白质、脂质的改变,导致癌症的发生。
在TheLancetOncology本次发布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很明显的地区、性别差异。中国甚至位列喝酒致癌风险最高的地区,凭什么?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东亚人群中乙醛脱氢酶突变等位基因(ALDH2*2)的频率更高。
乙醛脱氢酶(ALDH)是乙醇代谢通路的关键酶之一。而携带ALDH2*2突变基因的人,饮酒后乙醛代谢减慢,并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脸红、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不良反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喝酒上脸”。据估计,28%~45%的东亚人群是ALDH2*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喝酒上脸”的人通常应当少饮酒或者不饮酒。然而,研究人员却发现,在东亚,这些人依然会继续饮酒。
(图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此外,酒精还会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改变激素调节稳态(如影响体内雌激素和雄激素的水平)、酒精本身还能成为其他致癌物的溶剂……这些均可增加癌症风险。
报告还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随着女性就业比例上升,女性的饮酒也有所上升。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女性酒精所致癌症的负担越高,酒精所致癌症发病率的男女比例越相似。其中,乳腺癌是典型的与酒精摄入有关的癌症。
年,我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就达到41万,占女性新发癌症病例的19.9%。
酒桌文化是职场的糟粕
“天下苦秦久矣。”
中国酒精消耗量升高,并不难理解。
喝酒谈生意、喝酒交朋友这一“潜规则”在职场上屡见不鲜。在某乎上一搜酒桌文化,竟然搜出二三十条规矩。
知乎截图
此前,某银行的新职员因在公司年会拒绝行长敬酒,被领导辱骂,随后被同事追打至电梯口。
(图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这一现象虽然是典型个例,但酒桌文化却无处不在。社交场合喝酒,被认为是一种“利益的结盟和对权力的效忠”。
无论是“喝酒上脸”的人,或者是职场女性,还是酒桌上不愿意喝酒的任何一个人,当别人劝你喝酒的时候,你喝还是不喝呢?
(图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6招降低酒精伤害
数据显示,每18个癌症里就有一个是喝出来的,而戒酒20年后,患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和从不喝酒的人相差无几。
滴酒不沾才是明智之举。不得不喝时,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帮你降低酒精伤害。
1、喝前先吃点东西
喝酒前先吃点东西垫一下,能减少酒精对胃壁的刺激,延缓酒精吸收。
推荐的食物包括奶类、豆浆等蛋白质饮料,苹果、南瓜等富含果胶的果蔬;全麦面包、杂粮粥等富含淀粉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
2、小口慢喝,选低度酒
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仅容易醉,对胃等器官的损伤也会更大。
3、别用饮料兑酒
酒兑饮料,会加速酒精在胃里的渗透作用,更刺激胃肠道;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吸收速度更快,还易诱发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4、白酒、黄酒温着喝
在烫热过程中,甲醇、醛、醚、乙醇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使酒的浓度稍有降低,从而减轻对肝脏的伤害。
5、喝酒间隙多喝温水
在喝酒间隙多喝些温热的白开水,可以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减少肝脏负担。
6、吃点有助解酒的食物
如果不小心饮酒过量,带来头痛、眩晕等不适,可以尝试吃一些有助解酒的食物,如鸡蛋、芦笋、番茄、香蕉等。
现在,年全球癌症数据已经告诉我们:饮酒致癌,而且中国因饮酒患癌的病例数正在逐年上升。
戒酒需要全社会参与
若符合下面三条以上,说明已产生酒精依赖,需尽快戒酒。
1.对酒的强烈渴望或冲动2.对饮酒行为的开始、结束及剂量难以控制3.当饮酒被终止或减少时出现生理戒断症状4.因饮酒而逐渐忽视对其他事物的兴趣5.对酒的耐受量增加6.明知会导致明显的危险后果,仍固执饮酒
意识到自己酒精摄入过量
戒酒初期可能出现震颤、出汗、心动过速等戒断症状,这些大多数是暂时的,不用担心,但也可能出现癫痫等危及生命的戒断症状。
因此,严重的酒精依赖患者最好在医生的帮助下戒酒。如果因压力、焦虑等心理问题产生酒精依赖,建议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
良好的家庭支持是患者戒除酒瘾的强大动力。家庭成员应对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感宣泄行为给予充分理解,避免一味谴责,同时要从自身做起,不在戒酒者面前饮酒,营造良好的戒酒环境,尤其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更要加强监督。
患者间要互帮互助
对戒酒困难或戒断后复饮者,社会要予以重视,开展戒酒互助活动,包括定期组织患者观看健康宣教片,邀请成功戒酒者分享克服戒断症状、战胜酒瘾的心得体会,组织阅读、爬山、打球等文娱活动,分散其对酒精的注意力,建立积极健康生活的信念。
最后,提醒你,“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非常不切实际。
年8月,一项涉及全球万人的研究指出,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滴酒不沾。
在喝酒这件事上,中国人从一出生就吃亏了,“致癌风险更高”也不是一句玩笑话,所以别犹豫了,能戒就戒吧。
参考文献:[1]HarrietRumgay,KevinShieldetal.Globalburdenofcancerinattributabletoalcoholconsumption:apopulation-basedstudy.LancetOncol.Ju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