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类型主要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髓样癌(MTC)和未分化癌(ATC),90%以上是DTC。年,我国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已升至84.3%,同期美国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98%。如何降低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主要是让甲状腺癌的诊断、手术和术后管理等方面诊治规范化,让病人获益。
1
、甲状腺癌术后
TSH
治疗规范化
(1)促甲状腺素(TSH)抑制治疗是甲状腺癌术后,特别是DTC术后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与术后复发、转移和癌症相关死亡关系密切。
(2)DTC术后腺体被全部或部分切除,血清甲状腺素下降,从而导致TSH升高,TSH作用于TSH受体,增加甲状腺蛋白(Tg)的特异性表达,促进肿瘤增生,出现复发和转移,影响DTC预后。
(3)TSH抑制程度与病人初始复发危险度分层密切相关。中国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建议高危DTC病人术后TSH抑制<0.1mU/L,低危DTC病人0.1~0.5mU/L,即可显著改善总体预后。
(4)长期使用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会造成亚临床甲亢,导致心血管病相关事件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对绝经后妇女,还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增加骨折风险
(5)应根据DTC病人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TSH抑制治疗的不良反应风险分层,设立个体化目标。
2、甲状腺癌术后碘治疗的规范化
(1)碘治疗是DTC术后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远处转移DTC病人的首选治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清除DTC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第二阶段,清除手术不能切除的DTC转移灶,简称清灶。
(2)DTC手术后应选择性应用碘清甲治疗,医院的核医学科进行。但约2/3的远处转移DTC病人在后期治疗过程中或初始治疗时就丧失摄碘能力,转变为碘难治性DTC(RAIR-DTC),10年生存率仅为10%,部分进展期病人生存期仅3~5年。
(3)病情进展迅速时可考虑分子靶向治疗。目前,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作为快速进展期RAIR-DTC的一线靶向治疗药物,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应用。但药物抵抗和无法耐受的毒副反应均限制靶向药物的使用。
(4)研究报道,靶向药物与多激酶抑制剂或免疫疗法联合应用,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一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或成为RAIR-DTC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替代疗法。
3
、甲状腺癌术后
靶向治疗的规范化
(1)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目前主要集中于MTC及晚期甲状腺癌,MTC具有众多基因突变,是系统治疗的潜在靶点。
(2)众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涵盖了MTC的治疗靶点,已针对晚期MTC开展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MTC有大量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分子表达,其中PD-L1表达与肿瘤复发相关,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在晚期MTC中有潜在治价值。
(3)目前,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热门领域,众多靶向药物尚处于实验室研究或临床试验阶段,具体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需进行精确的疾病分期及危险分层,规范化随访,避免过度治疗,最终提高病人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率。
#关爱甲状腺#
上述内容,源自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甲状腺癌的规范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