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胶质瘤术后应该做些什么治疗 [复制链接]

1#

昨天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我要找某某,他给我孩子做的手术,现在孩子肿瘤复发了,我要告他!”首先不纠结家属是如何找到我电话的,我倒想搞清楚这是怎样一个情况。

“得的是什么肿瘤啊?”

“胶质瘤。”

“哪个级别呀?”

“二级。”

“什么时候做的呀?”

“去年。”

“术后做了什么辅助治疗了吗?”

“他说不会复发,我们就什么也没做。”

整件事情不论真假是非,我们今天就胶质瘤术后应该做些什么进行科普。

首先胶质瘤的常规治疗方案是手术+放、化疗,此外目前还有电场治疗、抗血管治疗等一系列已经获得FDA批准的治疗方式,同时还有很多目前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治疗方式,比如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溶瘤病毒等等。

再次强调:在一般情况下,手术仅仅是治疗胶质瘤的第1步,后续治疗跟上才能抑制住肿瘤的发展。千万不要认为手术过后,万事大吉。门诊中不少遇到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因为害怕放化疗的风险而拒绝后续治疗的,结果两三个月之后来复查,肿瘤就又长出来了,非常遗憾。胶质瘤的治疗战略目标是取得长期生存的全面胜利,而战术是海陆空联合作战,也就是手术+放化疗,或者加其他治疗方法。

根据肿瘤病理分型和级别的不同,手术后的后续治疗方案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WHO根据细胞形态、分裂相、有无血管增生和坏死等等指标,将胶质瘤分为四个级别,即WHOI-IV级,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组织病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切片。

我们也是按照WHO级别来指导治疗,WHOI级为良性肿瘤,全切后可以只定期随访,WHOII级为低度恶性,全切后可以随访、单独放疗、单独化疗或者放化疗联合,WHOIII-IV级为恶性,即使全切,也应该进行放化疗。

以上是基于组织病理切片给出的初步后续治疗指导,更为精细的后续治疗指导,目前要靠分子病理。

组织病理级别一样的肿瘤,在分子水平上可能差异很大,进而造成不同的预后和后续治疗指导。

比如说,都是WHOII级术后胶质瘤患者,有20-30年肿瘤没有复发的患者,也有半年不到肿瘤复发进而脊髓内转移,术后一年去世的,为什么同为WHOII级,预后差别这么大?这就是因为肿瘤组织在分子水平有很大差异,所以预后不一样。

什么是分子病理呢?用通俗的说法比较一下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的区别,组织病理就是把肿瘤组织切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分布,再用一些染色技术进一步标记,总体来说都是看形态的变化。分子病理是将肿瘤组织匀浆,之后提取肿瘤组织的DNA等遗传物质,在仪器上检测这些遗传物质的基因层面的改变。

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可能影响肿瘤的生长速度、转移能力、对治疗的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而影响患者生存的时间。

对于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分子病理的检测非常重要。对于胶质瘤,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进行分子病理检测,这样临床医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肿瘤相关信息,为后续的综合治疗制定更合理的方案,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想要表达的是:胶质瘤的治疗是综合治疗,组织病理切片水平上的预后评估及后续治疗指导,是诊治的基础依据,却不是唯一依据,每个人个体差异很大,同一组织病理级别的胶质瘤完全可能不同人不同的复发时间和生存期,可长可短,因为分子病理种类不同。

所以,决定肿瘤良性还是恶性?后续如何治疗?生存期是多久?这些问题答案的,不是外科医生,而是病理医生。

根据病理做好后续治疗,抑制肿瘤复发,延长生存期,以达到治疗胶质瘤的全面胜利。

回到问题的原点: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能做到肿瘤镜下全切就是非常完美了,关于后续如何治疗,怎样治疗?就要根据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的不同,由放化疗医生作出具体方案。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