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礼仪”与“统一思想”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作了皇帝,是为汉高祖。起初,大臣们经常在朝堂上饮酒争论、醉后喧哗,甚至拔剑击打宫殿的柱子。刘邦对这种情况渐渐感到不满,于是,叔孙通(又名叔孙何,生卒年不详,汉初儒家学者)向他建议制订宫廷礼仪。得到刘邦同意后。叔孙通到鲁国故地征召约30名儒生到长安,协助制订及演习宫廷礼仪。
汉高祖7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刘邦首次使用叔孙通制订的宫廷礼仪进行新年酒会。司马迁的《史记》对此作了这样的描述——天亮时,由谒者掌礼。功臣、列侯、将*及其他*官在西列队,向东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东列队,向西而立。皇帝乘辇出宫,谒者手执帜引诸侯王以下至领六百石薪金的吏员依次奉贺。这时,自诸侯王以下,各人无不肃然起敬。礼成后开始酒会,宫内侍从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来宾尊卑依次敬酒。御史在场内执法,如果见到有不依礼仪的人便立刻把他带走。在整个酒会过程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乃至一颦一笑都按照严格的规范和步骤进行,再也没有人敢大声喧哗、鲁莽动粗。刘邦见此非常满意、龙颜大悦,终于知道了做皇帝的尊贵之处:“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种显示至高无上皇权的和尊卑有别、森严等级的“统一礼仪”,在中国被奉为“礼仪文化”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我想,“文革”中的那个风行一时“早请示、晚汇报”闹剧大抵就是源于此,现代叔孙通们不但继承、捍卫和发展了这种“礼仪文化”,而且把它“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时至今日,为了体现某种权威、尊严或者展示宏大场面,譬如迎送大人物、集体作秀之类,“老谱将不断袭用”——标准规范、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礼仪文化”的演绎可谓淋漓尽致。某地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生向过往车辆行礼,是不是也在延续这种“礼仪文化”呢?西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儒学大师董仲舒(前179—前104)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治秩序和*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就是说,为了巩固汉王朝的统治,应该尊崇儒家学说,把它作为唯一的指导理论,罢黜其他各家异说。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中包含着诸多武断的、唯心的、神学的观点,十分荒谬。然而,由于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非常适合于加强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及其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的需要,所以被汉武帝刘彻采纳并施行。从此,儒家思想取得了唯我独尊的地位,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许,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思想”。恐怕“茂陵刘郎”和董仲舒先生都不曾想到,这种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实行“统一”的作法,竟然影响中国社会达数千年之久!
“统一思想”这档子事,我们不知喊了多少年,大家都不陌生;“统一思想”这个词,文件里、书本中、口头上无处不在,人们耳熟能详;我们搞起“统一思想”来,也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在某些时候,与其说是“统一思想”,倒不如说是禁锢思想,这样一来,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舆论一律、万马齐喑、“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的局面的形成,也就自然而然、在所难免了。即便在提倡“解放思想”的今天,“统一思想”的习惯思维和传统作法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譬如“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之说,就让人困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