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政协委员周清让恶性肿瘤成为能在家门 [复制链接]

1#

3月11日,全国*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举行。全国*协委员、医院医院院长周清亮相并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了80岁肿瘤患者张奶奶异地就医的故事。

周清说,随着规范化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和“千县工程”的进一步落地,未来一定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让恶性肿瘤成为能在“家门口”诊治的慢性病的目标。

异地求医患者苦与乐

“前些天,医院的5G医院问诊平台,见到了曾经诊治过的一位老患者,是来自河北省一个县城的张奶奶。”周清说,3年前,张奶奶确诊肺癌晚期,她的家人专程带她来广州求医,还租了房子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

治疗3个多月后,张奶奶病情趋于稳定。随着对肺癌认识的加深,张奶奶的家人意识到,后续治疗方医院实现,于是带张奶奶回家继续治疗。如今,张奶奶病情依然稳定,也通过医院与周清保持着联系。上个月张奶奶过了八十大寿,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众多异地求医患者苦与乐的缩影。”周清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每年新发恶性肿瘤数量占全国的40%,基层肿瘤防治需求巨大。随着科学的进步,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恶性肿瘤已经成为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分级诊疗制度,推进规范化抗肿瘤诊疗。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年)》,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

作为从事肺癌诊治工作的临床医生,周清感受到了外地患者奔波求医的不易。结合一线走访和调研,她今年提出了“提升基层肿瘤诊疗能力,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的提案。

周清建议,依托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提升肿瘤基层诊疗和健康管理能力。同时,制定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肿瘤规范化诊治指南,实现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当好医生和当好*协委员本质是相通的”

周清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第一次赴京参会,她感受到社会各界对医疗健康问题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