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身骨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1#

全身骨显像,又称骨扫描,是将特异性显像剂注入人体后进行成像,可以从骨骼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两方面进行观察病变,对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明确有无骨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

全身骨显像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

1.全身骨显像可以早期发现全身任何部位的原发及转移性骨肿瘤。可以比X线平片和CT早3—6个月,甚至更早时间发现骨转移灶,而且通过一次显像检查可以了解到全身骨骼情况,可以发现X线、CT检查范围以外的病灶。对于大多数确诊有恶性肿瘤,且最常转移到骨的病人(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均应行治疗前骨扫描检查以及治疗后的定期随访。

2.肿瘤放疗野的确定及疗效评价。

3.为可疑部位提供骨活检定位。

4.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检查注意事项

1.饮食无特殊要求。注射显像剂后2h内病人需多饮水,~ml。

2.显像前去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以防伪影。

3.近期使用钡剂者,需将钡剂排出后(约3天)再约检查。

4.显像前排空小便。

5.肘静脉常规注射99mTc-MDP后2-5h检查,检查约需15-30min。

骨转移瘤全身骨显像表现

骨转移在全身骨显像上的表现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骨转移征象为多发无规律的显像剂浓聚灶,绝大多数的骨转移灶位于中轴骨(脊柱、骨盆、肋骨和胸骨),仅有不到20%的病灶位于四肢骨和颅骨;以骨质破坏吸收为主的病灶因局部骨被肿瘤所替代或血供闭塞可表现为显像剂稀疏。另有少数病人可表现为“超级骨显像”,多见于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的广泛骨转移,显像剂弥漫均匀地累及全身骨骼,乍一看可能认为是正常图像,但此类显像中往往肾脏不显影或呈淡影。

融合显像

全身骨显像仅包括核医学的图像,对于病灶的定位较为粗略,而且由于正常骨骼部分结构的叠加,有部分病灶难以精确定位。我院核医学科西门子SymbiaIntevoBoldSPECT/CT可将核医学图像与CT图像相融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定位的准确性,而且通过结合CT影像上骨结构改变的特征可使骨转移的诊断可靠性更高。

联系我们

医院核医学科电话

-2279165-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