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药回归学经典用经方九谈升阳
TUhjnbcbe - 2021/1/10 2:59:00

患者,女,68岁,年1月2日初诊。患者因“靶向治疗后口腔溃疡伴疼痛2周”就诊,诊断为卵巢低分化腺癌Ⅳ期化疗后。现口服阿帕替尼靶向治疗1月余,2周前出现口腔溃疡伴疼痛,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但疗效不佳。刻下:舌尖及舌边可见数个绿豆大小的圆形溃疡,色*,边有红晕,饮水及进食时疼痛明显,伴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口苦,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王福庆主任诊查后,认为该患者中医辨为口疮,属阴火内郁证,治以升阳散火。方选升阳散火汤加减,处方:

柴胡15g白芍30g*参15g葛根15g升麻9g独活15g羌活15g防风9g蒲公英15g紫草9g甘草6g7剂后溃疡减少,疼痛减轻,予去蒲公英、紫草,白芍减为15g,羌活减为10g,再服7剂后口腔溃疡痊愈。

按语: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糜”“口破”范畴。“口疮”病名首见于《*帝内经》,其发生与外感六淫、饮食劳倦、内伤七情等有关。后世医家阐述其多有虚实之分,如《外科正宗·大人口破》有云:“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

王福庆主任认为靶向治疗后口腔溃疡,非单纯虚、实火可概言之,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从李东垣先生的“阴火论”来治疗靶向治疗后口腔溃疡。正如薛己《口齿类要·口疮》中曰:“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是后天之本。“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口唇者,脾之官也”,多数医家认为口疮的发生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治疗口疮应以调和脾胃为主。

升阳散火汤为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创制的名方,体现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火郁发之”的原则。该方由柴胡、升麻、葛根、羌活、独活、防风、人参、生甘草、炙甘草、白芍组成。方中柴胡、升麻、葛根升阳散火;防风、羌独活舒脾郁、发郁火;人参、甘草甘温补中益气;芍药泻脾火而敛阴。王主任在此基础上,加上蒲公英、紫草清热泻火,全方合用,使清阳得升,郁热得除。

(供稿:肿瘤科王福庆)

//北医院//

预约电话

总院:

良乡分院:

月华分院:

东岭分院:

燕山分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药回归学经典用经方九谈升阳